這是一處廢棄的養魚池。
位於村南,跟居民區隻有五百米遠。
物權所有者,興旺食雜店老板娘範梨花的丈夫,錢興旺。
一個老實巴交,懶惰成性,隻喜歡釣魚的男人。
幾年前,錢興旺承包了這片荒地,雇推土機挖了個養魚池,還把小河水引了進來。
錢興旺美滋滋地打算,養魚、賣魚的同時,也方便自己釣魚,可謂是一舉多得,日子悠閑。
算盤打得很響。
然而,
頭兩年,魚長得很小,一隻手抓著,魚頭魚尾都不露,買回去隻能熬湯。
銷售後的收入,跟投入的成本不成比例。
錢興旺被媳婦一通臭罵,卻堅持夢想,還特意詢問養魚專家,認定是水溫過低,有地下水透出來。
真應了那句話,愛一行幹一行。
錢興旺在養魚池這件事上,一點都不懶,先是在底部鋪上塑料布,又采用了水泵進行循環增溫。
時不常還請個專業人士指點一二。
效果顯著!
魚長得又肥又大,誰見了都誇。
範梨花臉上也有了笑模樣,終於開始回本了!
到了收獲季節,突然天降暴雨,接天連地,持續不斷。
錢興旺嚇蒙了,冒雨趕往魚塘邊,又是敲鑼又是扔石頭,依然不能阻止魚兒飛走。
等暴雨停歇,家家戶戶的院子裏,都有幾條從天而降的肥魚。
沒人把魚還給錢興旺,紛紛下鍋,美美吃魚。
錢興旺卻賠慘了,一蹶不振,從此放棄養魚,甚至戒了釣魚。
範梨花徹底發了瘋,敲著鑼沿街叫罵,吃魚死全家!
老天爺賞魚吃,哪裏就寫著是你家池塘裏的了?
範梨花的舉動引來百姓們的集體反感,導致興旺食雜店,一個月都沒開張。
沒法子,範梨花隻能將商品全部打折銷售,又賠了不少,才緩和了跟村民的關係。
再後來,這件事就成了村裏家長教育孩子的反麵教材。
回家吃午飯,張小宇將情況,告訴了苗若琪和郭秀娥兩位女強人。
錢興旺好對付,範梨花無疑是個刺頭。
更何況,這個廢棄的養魚池,就是範梨花心頭的一根魚刺,肯定會索要高價。
“村裏的每一寸土地,都屬於集體,不由她說得算。”
苗若琪不以為然,任何人,都不能阻擋桃花村的發展步伐。
“我去做範梨花的工作,潑婦見多了,拿出些耐心,脾氣就都磨沒了。”
郭秀娥主動承擔了這項任務,自認婦女工作方麵,經驗十足。
“還是讓郝村長跟著吧,再叫上馬會計,輪番上陣。”
張小宇對此並不樂觀,郭秀娥初來乍到,有經驗有熱情,卻沒有群眾基礎,多半會碰一鼻子灰。
“嗬嗬,秀娥,聽小宇的吧!”苗若琪笑道。
“好吧,力爭首戰告捷。”
郭秀娥講,槐樹村的房子,已經賣了!
明天,父母便雇車將所有家當拉到桃花村,住進張小宇原先的那處老宅子中。
“小宇,我還想住這裏,跟你混,行不行?”郭秀娥商議道。
“沒問題,想住多久都行。”
張小宇不能不答應,郭秀娥可是連房租都交了,做人哪能不地道。
“嗬嗬,爭取盡快翻蓋那處房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