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7~1917)中國京劇表演藝術家。名金福,湖北江夏(今武昌)人。幼年隨父到北京。父名去道,演老旦,有“譚叫天”之稱,故譚鑫培藝名“小叫天”。早年在金奎科班習藝,長期參加程長庚主持的三慶班,演武生兼武醜。程去世後一度參加四喜班,後自行組班為台柱,改演老生。曾為清“內廷供奉”。藝術上刻苦鑽研,勇於創新,能吸收前輩藝人和其他戲曲、曲藝的表演方法、腔調,觸會貫通,發展了京劇老生的表演藝術,取得超越前人的成就,形成“譚派”。1900年前後成為京劇界主要代表人物。戲路全麵,能兼有老生行中安工(唱功戲)、衰派(做功戲)、靠把(武功戲)三者之長。演唱唱腔悠揚婉轉,運用自如,略帶感傷,有“六庶片”之稱。對演出劇目,進行文辭,結構上的加工與調整,使之合乎人物、戲情,又根據自己唱、做和武功方麵的擅長而革新表演,形成一套“譚派”的劇目,成為後學者的範本。演唱藝術上,對京劇老生行的聲韻進行了規範;改高音大嗓,直腔直調的唱法,講究腔調曲折婉轉,抑揚俏麗;吸收京劇諸行當音調,揉進梆子、大鼓的旋律,融於老生唱腔之中,表現不同人物的心情、情感。代表劇目極多,以《李陵碑》、《秦瓊賣馬》、《空城計》、《定軍山》、《汾河灣》、《桑園寄子》、《戰太平》等最著名。不少劇目編入《譚鑫培唱腔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