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0~1616)中國戲曲作家,文學家。字義仍,號海若、清遠道人。江西臨川人。幼年受過良好教育。14歲進學。21歲中舉,因拒絕首輔張居正招攬,所以屢試不第。直到34歲才考中進士。曆任南京太常寺博士、禮部主事。萬曆十九年(1519)因上書轟動朝野的《論輔臣科正疏》,抨擊大學士申時行,兼涉及皇帝失政,被降職為廣東徐聞縣做典史,後調任浙江遂昌知縣。在任時關心民間疾苦,深受民眾愛戴,但又以不附權貴而被論。萬曆二十二年(1598)進京述職後自行棄官歸裏,3年後被免職。從此即在自建的“玉茗堂”內專心創作戲曲,不再出任。湯顯祖是明代著名戲劇家,其思想與行為皆出色優秀。文藝思想中重言情重性靈,反複古摹擬;重內容說真話,反對格律束縛,不保守僵化。戲曲創作中,提倡不以聲律束縛性情,與當時講究曲律的沈璟之爭論,成為戲曲界一大事件。創作有大量劇作,其中傳奇劇作《牡丹亭》(世稱《還魂記》)、《紫釵記》、《南柯記》、《邯鄲記》,也稱“玉茗堂四夢”或曰《臨川四夢》。所作傳奇對封建禮教和當時黑暗政治現象都進行了暴露和抨擊,在曲律方麵也有突破南北曲舊格律之處,對當時和後來的戲曲有很大影響。其中《牡丹亭》為代表作,是中國戲曲史上可與王實甫《西廂記》媲美的戲曲佳作。《南柯記》與《邯鄲記》則反映了他棄官家居後的出世思想。後來許多傳奇作家模仿他的意境和文字風格,被稱為“玉茗堂派”或“臨川派”。詩文和尺牘也較有名,有《紅泉逸草》、《向棘郵草》、《玉茗堂集》等。解放後合刊其詩文、傳奇等為《湯顯祖集》,其中《宜黃縣戲神清源師廟記》一文,是研究明代弋陽、海鹽諸聲腔的重要資料。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