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在中國是一種外來的戲劇樣式,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才被移植到中國。在不到一個世紀的曆程中,它沿著一條曲折的道路發展前進,出現了成批的優秀劇作家、導演、演員、舞台美術家和戲劇活動家、評論家。他們創造了大量優秀話劇作品,獲得了千百萬話劇觀眾,使得話劇在中國的土壤上落地生根,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舞台藝術,也成為世界話劇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中國話劇初期稱新劇,與傳統舊劇相對,後又稱文明新戲。1907年上海演出的《黑奴籲天錄》,被當時春柳社著名成員歐陽予倩稱為“話劇在中國的開場”。天津南開演出的《用非所學》是北方演出新劇的開端。後逐漸形成以上海為中心,天津、北京等一些大城市都出現過各種形態的新劇團體。1919年的五四運動,提出了“科學與民主”的反帝反封建的口號,中國革命進入新民主主義時期。直至抗日戰爭爆發,是中國話劇運動的第二個時期。它分為兩個時期:1919~1929年的愛美劇階段和1929~1937年的左翼戲劇階段。前一時期的代表人物是汪優遊、陳大悲、歐陽於倩、熊佛西、田漢、洪深等。代表作品有《咖啡店之一夜》、《三個叛逆的女姓》、《一隻馬蜂》等。有影響的團體有戲劇協社,辛酉劇社、南國社等。這個階段使話劇既打下了文學基礎又表現在舞台藝術上的提高,是“五四”文化運動的一項重大成果,也為進入左翼戲劇階段作了準備。1930年中國左翼戲劇家聯盟成立到1936年提出的“國防戲劇”,中國話劇走向了成熟。如創作水平、舞台藝術、理論等都有了提高。抗日戰爭時期,如1937年底在武漢成立的“中華全國戲劇界抗敵協會”,形成了統一戰線性質的組織,體現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戲劇界的大團結。逐漸形成了以重慶、桂林等地為中心的國民黨統治區的話劇,以延安為中心的各個根據地的話劇和以上海為中心的孤島及淪陷區的話劇。在這些不同地區和階段,都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話劇又走了大起大落的道路。頭十年是空前大發展的階段,也是“左”的傾向逐漸加深的時期。主要作品有《茶館》、《明朗的天》、《蔡文姬》、《關漢卿》、《萬水千山》、《馬蘭花》等。進入60年代和“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卻跌入了前所未有的衰敗時期。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幫”後,中國話劇獲得了第二次的解放。既突破禁區,反思曆史和正視現實,又讓現代和當代領袖人物登上了舞台。作品有《於無聲處》、《丹心譜》、《陳毅出山》、《曙光》、《西安事變》等。進入80年代,戲劇觀念進一步開放和活躍,並進行了多元化的探索和實驗,包括小劇場戲劇的應運而生,使話劇舞台出現了現代的新景觀。作品有《狗兒爺涅盤》、《桑樹坪紀事》等。這個時期,兒童戲劇、少數民族話劇也有了新的發展。與隔絕多年的台灣劇有了溝通,如演出了《紅鼻子》、《和氏璧》和赴台演出。中外戲劇有了更大範圍的交流,尤其是中國話劇走向了世界的舞台,引人矚目。總之,中國話劇已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教訓,形成了具有自己特殊麵貌的傳統,即戰鬥精神同藝術追求的統一,現實主義主流同創作方法多樣化的統一,民族化同世界性的統一等。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