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晚,風雨交加,雷聲轟鳴,仿佛連天地都在見證這場命運的交錯。她,王秀麗,艱難地生下了一個女嬰;而我,則迎來了我的兒子。那一刻,貪婪與自私如毒蛇般纏繞上了我的心頭,我做出了一個至今都讓我夜不能寐的決定——掉包。”
“我們利用夜色與混亂,悄悄地將兩個孩子交換。我的心中既有竊喜,也有不安。我想讓我的兒子擁有更好的未來,以為他能跟隨那對夫妻去到繁華的城市,從此擺脫貧困與困苦。臨別之際,他們倆贈予了我們家兩塊銀元,作為對我們‘幫助’的感激。但那時的我,早已被貪婪蒙蔽了雙眼,未曾想過這背後的沉重代價。”
說到這裏,老太太的眼眶微微泛紅,聲音也哽咽起來:“這些年,我無數次在夢中見到那個被換走的孩子,他是否安好?是否知曉這一切?每當夜深人靜,這些念頭便如潮水般湧來,讓我無法安睡。”
隨著老太太的敘述,一段塵封的曆史緩緩揭開。那是一個動蕩不安的年代,戰亂、流離、失散……每一個字都重如千鈞,砸在徐碩然的心頭。他從未想過,原主的身世竟藏著如此曲折離奇的秘密。
徐碩然想了想,心中也是五味雜陳,他凝視著老太太手中的信件,那些泛黃的紙張仿佛承載著無盡的深情與悔恨。“大娘,您的故事確實令人動容,但僅憑這些,還不足以證明我就是您所說的那個孩子。現在我的父母親早已去世多年了,對於當年發生過什麼事情也沒有辦法再去考量。”他的語氣雖顯冷靜,但眼中卻閃爍著不易察覺的波動。
老太太似乎早已料到他的反應,她輕輕歎了口氣,“孩子,你的養母王秀麗的字跡你難道不認識嗎?還有你的右邊屁股上,是不是有一塊巴掌大小的胎記?”
聽到老太太說出這樣的話,徐碩然與站在一旁的妻子於莉彤聞言,不由自主地對視了一眼,兩人的眼中都閃爍著震驚與不解。
徐碩然再次緩緩伸手拿過那些過去媽媽親筆寫的信,反複看了又看,心中湧動的情感難以言喻。他低頭沉思片刻,終於緩緩開口:“大娘,我需要時間,去核實這一切。但無論結果如何,我都希望我們能以一種平和的方式麵對過去,畢竟,生活還要繼續。”
說完這些,徐碩然想到,……在這個科技尚未觸及每一個角落的60年代,親子鑒定這樣的現代手段遙不可及。他也隻能依靠著老太太所說的記憶碎片與情感的共鳴,去探尋那份可能存在的血緣聯係。他深知,無論結果如何,這段突如其來的相認都將深刻影響他的生活軌跡。
夜深了,窗外的月光更加清冷。徐碩然與老太太相對而坐,沉默中流淌著一種難以言喻的情感。他開始思考,關於身份、關於親情、關於那些被歲月掩埋的真相。在這個充滿變數的夜晚,他仿佛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每一步都需謹慎,因為每一個選擇都可能改寫他未來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