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還有人指出,前麵所列舉的那些返老還童事例,似乎與老人的生活規律、飲食、勞動不無關係,這方麵也還有待探索。
世界上還有一種“返老還童冶的現象,是有待人們進一步研究的。
沈括的《夢溪筆談》中有這樣的記敘:潁州地方有一個名叫呂緒叔的官員,忽然得了一種怪病,身體越縮越短,臨死的時候隻有孩子那麼大了。《太平廣記》中記載:一位叫魏淑的武將,也得了這種怪病,身體一天天縮小,最後縮到孩子般大小,由母親和妻子抱著過日子。英國有位7歲兒童,1987年還與其他小朋友一樣活潑可愛,後來因患一種罕見的病,已不能說話和行走,甚至不知道上廁所,漸漸地成了“嬰兒冶。
死而複生的奇跡
死亡是生物界發展的規律,有生必有死,誰也不能抗拒。可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時常聽到甚至親眼看到某人已經“死冶了,被送到醫院,經醫護人員的大力搶救,又起死回生;有的人甚至已經入土,卻又重新複活;更有許多生命轉世的事件與傳說。
在肯尼亞,有一個名叫莫肖加·莫達達的老人,因患霍亂症身亡。第二天舉行葬禮時,人們隱約聽到棺材裏有叫聲:“我的喉嚨幹極了,快給我飲水。冶人們被這來自棺內的喊聲驚呆了,原來是莫達達又一次複活。年逾60的莫達達死而複生已有3次。第一次是他3歲時,他的“屍體冶由毛布包裹著,已放入墓中。就在埋土時,莫達達發出了哭聲,送葬者急忙把他救出,給他喝水吃飯,他竟奇跡般地活了過來,當時在場的人全部驚呆了。此後一切正常,但當他22歲時,怪事又發生了。不知什麼原因,莫達達又斷氣了,這次是他放牧時倒在荒野中,一躺竟是6天。第七天,牧羊人看到了倒在路旁、身體已經冷冰冰的莫達達,認為他已死去,便把他又一次放入棺材中,埋葬在墓穴裏。可是,他又一次奇跡般地蘇醒了。
如何看待莫達達的死而複生呢?人死了以後會不會複活?這是生物界和醫學界長期爭論不休的問題。
一部分科學家認為死是可以複活的,其依據是,許多動植物在長期死亡以後,若獲得適宜的條件,便能死而複生。如1952年,在遼寧新金泡子電村附近的泥炭層裏,發現一些古代的蓮子。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測定,這些古蓮子大約已有840~1000年的曆史。這些古蓮子能夠複活、發芽嗎?他們用銼刀把古蓮子的尖頭小心地銼開,再用清水不時噴淋,結果古蓮子居然發芽了。不久,古蓮子開出了鮮豔的荷花。
更有趣的是,1973年12月,美國科學考察隊在南極進行考察。他們用鑽探機鑽探,從128米深的地下取出岩石樣品,發現樣品中有一種特殊的細菌。
他們把這種細菌進行培養,居然也複活了。起初,他們認為,也許是鑽機帶進來的。又反複試了幾次,仍發現有這種細菌,而這種細菌是現代所沒有的。
據考證,這些細菌在那冰凍的大地下大約已待了10000多年。
然而另一部分人,特別是醫生,則不同意複活的說法,認為那是一種“假死冶現象,真正的死是不會複活的。醫學上將人的死亡分為3個階段:
(1)瀕死期主要表現為神經係統的明顯抑製,反應遲鈍,意識模糊,視力不清,但聽覺存在;體溫下降,肢體發涼,心跳減弱減慢,血壓下降,呼吸微弱;腎髒不能分泌尿液,導尿時無尿液流出,患者處於臨終狀態,此期延續時間較長。
(2)臨床死亡期表現為呼吸停止、心跳停止、神經反射消失,但某些組織和器官仍有生命活動。臨床死亡期是死亡過程中的可逆階段,仍有複活的可能。
(3)生物學死亡期是死亡過程的最後階段。此時從大腦皮層開始到整個神經係統以及其他各組織和器官都處於不可逆的無生命狀態。這一時期整個機體已不能複活,稱為真死。
因而,醫生們認為莫達達的3次死亡,都是假死,即臨床死亡期,很可能是由於神經係統某個部位發生障礙引起的,具體的原因尚待查明。
但是,醫生的上述“假死冶理論卻無法解釋一些生命再生現象。
1926年,小香蒂·迪庇誕生在印度的新德裏。在她7歲時的一天,她突然莫名其妙地對母親說:“媽媽,我以前曾在馬圖拉城居住哩。冶她還煞有介事地告訴母親馬圖拉和當時家裏的情況。以後,香蒂又好幾次提到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