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合流(3 / 3)

直至占領管縣縣城,興複軍都未遇到像樣的泰山賊抵抗。

相應的,因為連泰山賊大隊人馬都沒見到,他們未能繳獲什麼錢糧財貨,隻有一片沒了大族富戶,也沒了多少平民的白地。

麵對這樣的情況,楊寧也好張明成也罷,都談不上高興與不高興,因為他們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隨後孫淮回報的軍情,證實了楊寧與張明成等人的推測:濟南郡各地的泰山賊正在彙合,且彙合得很快!

隨著祝阿縣、著縣的泰山賊被擊破,零星逃散的流寇跑到其他泰山賊劫掠的地方,帶去了源源不斷的有關興複軍的情報。

時至今日,泰山賊哪裏還能不知道興複軍想對他們做什麼?

而他們無論是要抵抗興複軍,早早撤回泰山及其周邊山區,還是與興複軍決戰,首先都得合兵一處,把自身力量提上來。

“各地的賊軍加起來不下四萬之眾,合流之後威勢不小,即便我們能擊破他們,也沒法包圍聚殲,屆時肯定有很多人逃進山中......”

在軍議上說這話的是王陽,他出自著縣第一大豪強王氏。

沒錯,楊寧離開著縣之前再度擴軍,現在麾下達到六千之眾,王陽帶領的家鄉子弟兵被編為第六部,且從家中攜帶了不少軍糧,短期內能做到自給自足。

什麼是聯合豪強、借助大族力量抗胡?

這就是。

王陽接著道:“而若是泰山賊不欲與我等交戰,完全可以舍棄一兩萬人斷後,吸引我們的兵力,遲滯我們的步伐,另外的人帶著錢糧財物迅速退回山中。

“如此一來,我們即便擊敗那一兩萬人,也無法獲得足夠的軍需補給。”

楊寧微微頷首,表示認可王陽的分析。

濟南郡就在泰山邊上,泰山賊要退回山中很方便,而現在泰山賊數量眾多,絕對可以像壁虎一樣,行斷尾求生之策。

沒辦法,因為河北流民的湧入與各縣百姓的被迫同流,泰山賊始終是越打越多。

興複軍進入著縣前,泰山賊隻有三萬人左右,楊寧在著縣圍殲、收服了八千之眾,現在又進入管縣了,泰山賊反而增加到四萬人。

張明成摸著下巴沉吟道:“我剛剛還在奇怪,東平陵、鄒平、於陵三縣的泰山賊,為什麼不分股立即退回泰山,反而要費時費力的集結在一起。

“照王校尉這麼一說,泰山賊首領是認為分股退回必然有一部分被我們追上,導致丟掉很多錢糧財物,這才要先聚攏在一起。

“等到他們把劫掠所得集中起來,即便我們追過去,有一兩萬人被舍棄斷後,他們也能帶著所有繳獲回到山裏!”

說到這,張明成有感而發:“如果真是如此,我都不知道是該罵泰山賊黑心,還是該誇他們聰明。”

孫淮琢磨著道:“此時我們想要阻止對方合流已經來不及,但如果不破掉對方的計策,我們出兵又得不償失......如之奈何?”

此言一出,眾人都把目光投向楊寧。

問題擺在麵前,大家束手無策,隻能看向楊寧這個主心骨,對方要麼拿出破局之法,要麼做出不再攻打泰山賊的決定。

楊寧當然不能不打泰山賊。

他麾下現在有六千之眾,而且兵甲不全,如果不把泰山賊手裏的錢糧搶過來,他拿什麼維持軍隊開銷,又怎麼進一步武裝軍隊,讓興複軍的戰力更上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