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陣戰(2 / 2)

戰至此時,可謂大勢已定。

泰山賊狼奔豕突,多的百千人少的數十人各自為戰,不過是為了活命、逃竄而廝殺,既沒有統一行動,各部也缺乏協調,形成不了合力,在兵甲與戰力都處於劣勢的情況下,失敗不可避免。

但楊寧沒有閑著,也不可能閑著,他依舊在統籌各部的行動。

大軍能勝歸能勝,但戰鬥持續時間的長短,士卒傷亡的多少,能俘虜的敵人多寡,卻會因為他的指揮而有很大不同。

哪裏的敵人跑得快,他就下令張明成分兵去哪裏;哪裏的敵人抵抗強力,他就讓楊宗南親率一定數量的精銳去破陣;

哪裏的敵人即將被打垮,他就增調力量迅速擊潰對方;

哪裏聚集的茫然無措的敵人多,他就讓士卒隻是圍困、穩住他們,從而抽調更多人手去別的地方執行更緊迫、更能快速獲得戰果的任務。

當然,楊寧始終沒忘記的是,嚐試在混亂戰場分辨泰山賊首領的位置。

最終,在圍殺、俘虜了幾名泰山賊主要頭目後,這群泰山賊首領的位置被確認,楊寧遂給張明成傳令。

擒賊先擒王,隨著張明成率領勢不可當的騎兵斬殺賊首,帶著人頭在各處展示,戰鬥逐漸進入尾聲,一股股泰山賊相繼投降。

一場六七千人的大戰,隻持續了不到兩個時辰便落下帷幕,然而戰鬥烈度卻不小,當場殞命的就超過千人。

其中殺人最多的要數張明成帶領的騎兵,若是戰鬥再久一些,騎士或許不會累趴下,戰馬肯定會累死一大批。

望著滿場直不起腰,甚至是一屁股坐在地上的疲憊士卒們,楊寧不禁暗暗搖頭。

新軍就是新軍,戰鬥一開始就全都嗷嗷叫著往前衝殺,恨不得兩刀砍死三個人,完全沒有合理運用體力的意識,拚殺期間更加不明白什麼叫輪替作戰,非得累得沒力氣了跟不上了才脫離戰鬥。

也就是麵對的隻是一群更加沒有戰力的流寇,這才能擊敗對方,倘若眼前的是精銳正規軍,那真是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正因為泰山賊更加不懂戰鬥,所以很多流寇完全是在驚慌失措的狼奔豕突中耗盡了力氣,一會兒往東跑一會兒向西逃,還沒跟楊家軍交手就把自己累得雙腳發軟,最後隻能乖乖投降。

在楊寧看來,這一戰從一開始泰山賊就注定了會戰敗。

對方在發現他們接近戰場時,不知是被嚇著了還是判斷自己力有不逮,當即就決定撤退,他們或許以為自己能跑進山裏,殊不知做出這個決定的瞬間,流寇大軍的潰敗就不可避免。

即便是對精銳軍隊而言,戰況不利被兩麵夾擊的時候,有序撤離都是一件難事,何況是一群烏合之眾?

在沒有早早發現敵軍的情況下,麵對突然到來的敵軍銳旅,泰山賊要想不敗,有且隻有一個選擇:據營固守、等待援軍。

泰山賊的援軍是有的,隻要派人去往別的縣即可,但營壘沒有。

楊寧看了半天,都隻看見一片四不像的簡陋窩棚,毫無章法更沒有防護力,估計很多流寇連窩棚都沒得住,就等著殺進徐家塢堡享用屋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