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寧沒打算救徐家於水火,故而打算休整兩日再出發。
第二日,大軍沒有繼續閑著,楊寧帶著三千將士開始操練,主要是消化先前一戰積累的經驗,上到校尉下到伍長,都在楊寧的安排下有條不紊地回憶戰鬥經過,反省戰鬥得失,有針對性地改進戰術。
第三日,大軍啟程,除了留下上百傷員與兩個隊的駐守兵力,餘者盡數開赴徐家塢堡。
跟之前相同的是,大軍依舊在數裏之外找了個隱蔽處停下,跟之前不同的是,進攻塢堡的泰山賊發現了他們。
一方麵,徐家塢堡前的流寇數量更多,另一方麵,有零星流寇前夜從許家塢堡逃脫,到了徐家塢堡,向這裏的泰山賊首領稟報了情況,讓對方有了些準備。
“現在怎麼辦,要不要立即開赴戰場?”
張明成習慣性詢問楊寧的意思,“眼下徐家塢堡還未被攻破,如果現在開戰,我們就沒法將徐家的東西完全據為己有,但若是不立即出動,一旦泰山賊撤退,追擊起來就費時費力。”
楊寧沒有任何猶豫,當即向全軍下達命令:開戰!
打完祝阿縣的泰山賊,楊寧還要去別的縣,不想為了眼前這點敵人浪費太多時間,更不想對方隻是被擊潰、逃散,留下後患,故而他要的是包圍聚殲。
至於徐家的東西,楊寧雖然想要,但還沒到掉錢眼裏的份上。
他是眼紅地方大族的錢糧、田產,但在不能順勢得到這些東西的情況下,也願意換一種方式,賣豪強們一個人情,嚐試把對方拉攏到自己的陣營,聯合這些頗有實力的大族一起抗胡。
總之具體情況具體處理,不必墨守成規,隨機應變就是,楊寧不可能一直大賺特賺,但每一戰都不至於吃虧。
就軍事方麵而言,此戰跟許家塢堡之戰的情況不同,大軍是跟數量相差不多的敵人野外陣戰,楊寧剛好讓部曲增長一些這方麵的戰鬥經驗。
如果是前幾天,楊寧或許會猶豫,權衡傷亡,但是到了今日,大軍戰力已經達到十級台階的第三級,就算跟泰山賊野戰,楊寧也不至於過於擔心傷亡。
“將軍,泰山賊要跑!他們已經開始向東麵撤離!”
大軍開始移動不久,孫淮從前方策馬回來向楊寧稟報,“他們應該是想進山!”
濟南郡本來就毗鄰群山,祝阿縣、曆城縣更是挨著山地,眼前這群泰山賊隻要跑出去二三十裏就能進入山中,屆時楊家軍不可能咬得住他們。
“張明成!”
楊寧昂然下令,“我把所有騎兵都交給你,立即向東迂回,先行截住泰山賊的逃竄之路!
“孫淮,去跟徐家的人碰麵,讓塢堡裏的私兵、青壯出戰,去封堵泰山賊向北的通道!
“楊宗南,你部立即加快腳步,先向東奔行,再掉頭自南向北,給我攔腰衝擊泰山賊,務必把他們切為兩段,使其首尾不能相顧!
“孫江,你接替孫淮指揮你部,銜尾追擊敵賊!”
一席喝令說完,校尉、副校們紛紛應諾,隨著軍令傳達下去,各部立即分頭行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