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泰山賊(1 / 2)

接下來是縣衙官職,縣令楊寧沒有親自做,而是把它留給了楊征。

他的主要精力得放在軍事上,沒打算被區區一個縣令之位分去太多心神,但楊征剛剛患病,無法過來履職,族中決定讓楊桐暫時代理。

縣尉被楊寧丟給了張家。

孫家則分到主簿,隻不過有個“假”字,屬於暫時代理,想要坐穩這個官職,得在解決大軍軍械的問題上立下功勞。

至此,縣中權力被分配完畢,三家合力的局麵就此形成,眾人皆大歡喜,成為一個共擔風險、共享前途的整體。

因為各個官職軍職眼下隻有內部認可,楊寧這番安排頗有些過家家的嫌疑。

若是舉事不成半路失敗便罷了,萬事皆休不用再談其它,但如果事情成了,往後朝廷正式任命官職的時候,自然就是按照現有權力格局分配利益。

到那時,今天的一切都不是沒有意義,而是意義重大。

權力分配妥當,大家在擁有利益的同時,肩上有了職責,接下來就是各盡其責去做好自己的分內事,讓大計在各個方麵井井有條的推進。

楊平在一旁看得又振奮又失落。

他得到了縣丞的官職,但失落的是他發現自己好像正在麵對滾滾洪流、滔天浪潮,而他憑借過往的見識與固有能力,似乎並不能成為這場洪流中的弄潮兒。

眾人議事完畢,正要散去,楊小福忽然策馬歸來,進入軍營找到楊寧,向他稟報了一件讓眾人始料未及,但又並不覺得難以接受的大事:

泰山賊出山了!

所謂泰山賊,是指盤踞在泰山及其周邊魯山、沂山、蒙山等山區的匪寇盜賊,主要來源為失去家園的流民。

這些可憐又可恨的賊寇,勢力最強危害最大之時,正是被王彌統率著禍亂青、兗、徐、豫等州之際。

後來王彌帶著武裝起來的流寇精銳投了偽漢,並幫助對方攻陷洛陽,令天下側目。

等到王彌與石勒的爭鬥愈發激烈,有意脫離偽漢占據青州為根基之地,徹底擺脫流寇首領的身份成為一方諸侯時,石勒設計殺掉了他。

在此之後,王彌的部曲或被石勒收編,或者跟從曹嶷,或者逃散到郡縣,其中一部分回流到泰山附近區域。

因為地方動蕩秩序敗壞,伴隨著兵禍與豪強大族的土地兼並,越來越多人被迫成為流民加入盜匪,而今泰山賊再度壯大起來。

山中缺少耕地,物資匱乏,盜匪們一旦數量增多,就不可能一直呆在山中,必須經常出山劫掠,或者搶奪手無寸鐵的平民百姓的口糧,或者攻打豪強大戶的莊園塢堡,為了一口吃的賭上自己的性命。

聽到這個消息,一直沒有出聲的趙文景臉色難看,聲音沉痛地道:

“太平時節時,平民姑且要忍受豪強壓迫、官府盤剝,在苛捐雜稅下苦不堪言,而一旦亂世到來,百姓更是首當其衝,不是被官兵劫掠就是被亂兵燒殺。

“無數人成為路旁白骨,無數人不得不逃入山中為賊,拿起武器去禍害那些跟他們同樣生存艱難的苦命人。

“北方一日不靖,青州一日不寧,泰山賊就不可能真正消失。

“此番胡人遊騎南下掠糧,曆城縣多少有些百姓受到楊家庇護,而其它七縣的自耕農不知有多少死於非命,又不知有多少逃入泰山等地,成為了泰山賊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