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計劃(1 / 2)

爭吵沒有意義,楊寧隻需要了解雙方觀點,既然有可能從範家購置軍械,楊寧便不再耽擱,詢問過一些相關事項,進一步確信可以嚐試後,便委托孫良來操辦這件事。

當然,趙文景與他一起。

“三千套軍械,四郎接下來要擴軍?”趙文景問。

楊寧頷首:“我打算擴軍到四千。”

趙文景想了想,微微搖頭:“與其擴軍到四千,不如一步到位,建立一個軍的編製。”

大齊軍隊實行二五製,五人一伍,擇其一人為伍長,二五一什,擇其一人為什長,一什就是十人。

五什一隊,五十人,軍官為隊長,二隊一屯,一百人,軍官為屯長。

五屯一曲,五百人,軍官為軍侯,二曲一部,一千人,軍官為校尉。

五部一軍,又稱一營,五千人,領軍的便是將軍。

然而四千之數,楊寧不是一拍腦袋憑空想出來的,而是綜合了曆城縣的實際情況,基礎就是楊張黃孫四家,以有戰力的私兵為基礎進行擴充。

黃家的私兵楊寧雖然沒有帶來打縣城,但並非不能用,其中的黃家子弟已經被誅殺,其餘人可以嚐試改造、改編。

“隻怕沒有這麼多人。”楊寧沉吟著道,“曆城縣還需要種地的農夫,要是征召太多青壯進入軍伍,民事方麵就會缺乏人手。”

趙文景先是微微一怔,旋即啞然失笑:

“曆城縣攏共不到兩萬人,四郎的目光若是隻落在曆城縣,別說四千軍士,兩千軍士都難以招募。而若是不局限於曆城縣,五千人未必不能彙聚起來。”

楊寧也跟著微微一怔。

倒不是他沒有想到自己的軍隊要從整個濟南郡而來,需要整個濟南郡來養,而是即便立足濟南郡,四千人依舊不是小數目。

青州八郡,加在一起不到百萬人口,濟南郡不是人口繁盛之地,原本就隻有十餘萬人,胡人剛剛來燒殺劫掠一趟,人丁還得再少掉一些。

大齊十九州,人口最多的是冀州與司州,兩地各有好幾百萬人口,其中以京師洛陽為核心的司州,因為戰亂已經人口銳減,可以說一句十室九空,而河北冀州,就是石勒如今正在掌控的區域。

石勒生出脫離偽漢皇朝自立的心思後,謀主張賓,也就是那位“右侯”,之所以建議他攻略河北為根基之地,除了地利與軍事考量,最看重的正是冀州人口眾多。

東漢末年,南陽士族出身的袁紹起兵討伐董卓時,之所以不在家鄉舉事,而是千裏迢迢跑去冀州,人口亦是重要原因。

總之,石勒勢大,而楊寧勢小,後者在濟南起兵,想要以小博大,任何時候都不能隻把眼光局限在麵前的一畝三分地上,這是趙文景剛剛一番話提醒楊寧,讓楊寧思緒電轉、稍稍發怔的原因。

趙文景接著道:

“石勒攻略河北,烽火蔓延到每一個州縣,兵禍之下,不知多少百姓家破人亡、妻離子散,被迫離開桑梓,踏上逃避兵災的流亡之路。

“曆城縣也好,濟南郡也罷,人口是在減少,但減少的同時也在增多,隻要四郎妥善安排,無論軍中需要的青壯還是地裏需要的農夫,都是不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