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天下根本(上)(2 / 2)

孫良的話他未必全都認同,但也承認有幾分道理。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前世楊寧直到戰死之時,都沒看到東南朝廷興複北方的可能,且北方這些割據勢力當中,的確是胡漢混雜。

依照前世的情況,如果未來天下重歸一統的方式,不是司馬家的大齊北伐成功,那就隻會是北方皇朝南征滅齊,亦或是覆滅齊朝之後的其它什麼皇朝。

問題來了,到時候北方皇朝是什麼人的皇朝?胡人的還是漢人的?亦或者胡漢混合的?

楊寧前世戰死時,北方已經出現兩種趨勢,即胡人漢化與漢人胡化。

胡人與漢人相互通婚,民族融合,結果就是出現了一群繼承漢家文化,但武力格外強大的新型門閥世家。

身為漢人,楊寧當然希望統一天下的漢家皇朝。

那麼以現如今北方胡人做主的局勢來看,即便未來北方出現了一個能夠一統天下的漢家皇朝,他們也不會是憑空冒出來的,而是早早就在胡人建立的國度中擔任文官武將,甚至出將入相,發展了家族勢力,掌握了權力與兵馬,攢下了足夠本錢的。

沒有實力,如何建立自家皇朝?

就北方形勢而言,胡人不漢化,就無法治理地方,建立完整的國家體製與有效統治;漢人不胡化,就沒有在亂世生存下來的武力,無法適應眼下局勢,並在當下的世道規則中勝出。

“天下大亂皆因胡人而起,此番胡人遊騎來曆城縣掠糧,不知多少平民百姓死於非命,孫公居然認為投了胡人勢力的那些漢人,還有人性與良知可言?”

張明成愣神之後,立馬變得異常憤怒,雙目如電地盯著孫良,仿佛一言不合就會拔刀相向。

孫良歎息一聲,有心說些什麼,但不敢與張明成針鋒相對,隻能低頭不言。

“天下大亂非是因為胡人。”忽地,堂中響起一個滄桑渾厚的聲音。

看到出聲的是趙文景,張明成驀地一怔,滿臉的不可思議,似乎是無法接受這話是從對方嘴裏說出來的。

趙文景神色悵然地道:“胡人,不過是一群趁火打劫的強盜罷了,真正亂天下的其實是漢人,罪魁禍首正是大齊皇室司馬家!

“以漢家之強,若非禍起蕭牆,自己亂了自家江山,些許胡人又算得了什麼?他們不過是被我們打得跪地乞降,被我們豢養的一群獵犬,哪有摧毀我漢家社稷的實力?”

說到這,趙文景頓了頓,接著看向楊寧:“四郎可知其中緣由?”

楊寧當然知道。

沉吟片刻,他語調沉重地道:

“司馬家的過錯,說是罄竹難書也不為過,且不論他們得國不正,竊取曹魏江山是靠著跟士族門閥交換利益,也不說武帝司馬炎執意傳位給一個傻子,單說八王之亂。

“天下災變,正是從八王之亂始!”

現如今,琅琊王司馬睿在東南建康做了皇帝,大齊皇朝還未覆滅,楊寧但凡對司馬家還有半點敬畏之心,想著報效朝廷,就不該直呼司馬家之名。

當然,趙文景若非對司馬家頗有怨念,也不會這般直言不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