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以戰代練(2 / 2)

到了後來,幾乎不再有人被命中胸膛、麵門,即便中箭,絕大部分也隻是被擦傷而已,連被射穿手臂的都沒兩個。

在黃家戰陣後麵,一直在往城頭射箭,射得雙臂發酸,卻沒有造成多少殺傷,且眼睜睜看著殺傷效果越來越小的胡騎們,望著那些插著密集箭矢,依舊頑強豎立的盾牌,以及行動越來越從容的守衛,不可抑製地越來越焦躁,越來越感到挫敗。

死死盯著城頭的劉晃,臉色陰沉得像是能滴出水來。

在他眼中,一個縣鄉家族,縱然有塢堡作為屏障,裏麵的人卻不會有什麼戰力,有多堅韌的意誌。

一群臨時糾集起來,隻知道種地的民夫,更應該是一盤散沙,兵鋒所向一觸即潰。

因是之故,劉晃事先對戰鬥走向的設想,是隻要部眾開始攻城,他麾下的騎兵僅憑射箭,就能在射死射殺對方數十人後,借著大軍這些年橫掃北方的威勢,讓對方喪膽崩潰。

一百多私兵,幾百名青壯,劉晃根本不放在眼裏。

如果塢堡裏是幾百正規軍,他帶著差不多的兵力,根本就不會生出攻城的心思,區區八百人也無法進行一場攻打城池的戰鬥。

今天開戰,劉晃就是奔著擊潰一群烏合之眾來的。

可事情的發展與他預想的完全不同。

楊家塢堡的準備著實充分,城頭不知事先堆積了多少擂石滾木,那些黃家私兵根本無法帶領青壯登城。

若是僅僅如此也就罷了,劉晃從來沒想過靠對方登上城樓,殺敗對方,私兵也好青壯也罷,不會有多少戰力可言。

可麾下騎兵的弓箭沒能發揮作用,這就大大出乎劉晃預料。

那一麵麵盾牌雖然簡陋,但夠大夠厚實,利箭無法穿透,還能借著女牆有效庇護兩個人,勇士們的手臂都射箭射得酸痛了,也沒能殺傷對方太多人。

當然,殺傷是有的,他的戰士弓馬嫻熟射藝不俗,劉晃看得很清楚,戰至此時,城頭已有二三十人或死或傷。

這樣的傷亡是不大,可也得看是對誰而言。

一群民夫青壯,憑什麼在付出這樣的傷亡之後,不僅沒有士氣跌落、手忙腳亂,想著逃跑,反而鬥誌更加高昂?

豈有此理!

這還是一群民夫嗎?

相較於城頭的傷亡,黃家私兵與民夫的死傷就要大得多。

城頭那些青壯扔石頭的時候,一開始是亂扔,拋出城頭就算完成任務,可到了後麵,他們竟然能頂著箭雨,有目標地去砸死砸傷城下之人!

這就顯得不同尋常。

必然是早有訓練的結果!

此時此刻,劉晃再清楚不過地意識到,楊家塢堡裏必有知兵之人。

短短三四天的時間,就能把青壯練成這番模樣,此人絕非易與之輩!

“不就是一個普通大族一座普通塢堡嗎?怎麼會變得如此難纏?問題到底出在哪?”

戰前劉晃跟黃家了解過楊家,彼時沒聽說楊家有什麼異常,怎麼實情跟黃家說的完全不一樣?

劉晃覺察到局勢已經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