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開竅(2 / 2)

之前楊寧殺胡人的時候,她隻是覺得不可思議,但現在看到楊寧主動庇護鄉親的義舉,她心裏已經開始尊重楊寧。

策馬跟在楊寧身後,李清菡腦子還有些亂糟糟的,她總覺得有哪裏不對,還有不少疑問沒有得到解答:

“你到底是什麼時候,出去做了這麼多事的?”

楊寧邊護著鄉親們趕路邊觀察四周,提防可能出現的胡騎:“在你們大吐特吐的時候。

“你們吐了挺久的。”

李清菡:“......”

想到自己當時的窘迫模樣,她不禁有些臉紅,楊寧給她遞絲帕與洗臉水的場景再度浮現於腦海,李清菡終於知道是哪裏不對勁。

她注視著楊寧的側臉:“你跟以前好像不太一樣了,大不一樣。我們明明隻有一年沒見,你卻像是換了個人!

“到底發生了什麼?”

在李清菡的記憶中,楊寧可不是會幫助村民的人。

這個自視甚高的公子哥,平日裏滿嘴江山社稷、家國大業,卻是個養尊處優、好高騖遠,從來不拿正眼去瞧泥腿子的家夥。

她今天剛來楊家做客,在此之前,兩人的確有一年沒見麵。

楊寧指了指自己的額頭,彼處的傷口被一條布巾裹著,笑容醇和地道:“撞了一下,開竅了。”

李清菡張了張嘴,差些脫口而出一句“撞得好”,好歹是及時止住。

望著驚魂甫定的鄉親們,楊寧陷入沉思。

胡人入侵,亂世已至,他想要做出一番事業,人是根本。無論軍事還是民事,缺了人什麼都做不了。

楊家必須獲得民心,被百姓擁戴,惟其如此,四方百姓才會雲集景從,團結在他的旗幟下,與他一同奮戰。

如何獲得民心?

答案很簡單,施恩於民。

眼下而言,就是保護鄉親們,讓他們免受胡人屠戮。

後續還要維護一方穩定,使百姓安居樂業,讓青州百姓都知道楊家的好,把楊家的名聲建立起來,傳播出去。

就在楊寧思考這些問題時,前方忽然奔來一隊人馬。

有五十來騎,人人持刀,有的帶著弓箭,有的身著皮甲,奔行如風來勢洶洶。

楊寧之前解決的二十餘名胡人都屬於輕裝遊騎,除了兩名十夫長,其餘人都沒披甲。

要是對方甲胄齊全,對付起來沒那麼容易。

眼前這隊人裏麵,著甲者多達十幾人,且個個身材魁梧氣質彪悍,一看就不是易與之輩。

楊寧立馬道旁,等著對方到來。

為首一名中年大漢身似鐵塔,滿麵虯髯,五官凶惡,好似殺人如麻的悍匪,看到楊寧立即眼前一亮。

神駿異常的戰馬陡然加速,朝著楊寧筆直衝來,一人一馬都是威猛高大,到了近前好似山崩一般,令人不寒而栗。

楊寧神色平靜,不為所動。

騎兵沒有跟楊寧撞上,雙方相距數步時,壯漢勒住馬韁穩穩停下。

“四公子,無恙否?”

壯漢也不見禮,上下打量楊寧,目光最終落在他額頭上,眉頭皺起,“四公子被胡人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