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副元帥葉羅夫就不是那麼純粹了,他出身於貴族,且早已經投到了索菲亞公主的帳下。他成為副元帥,更多的任務是監督鐵木金哥不要為其它人所用。
這也是為何放著兩位知兵的正副元帥不用,反而索菲亞公主要用謝爾蓋這位軍務大臣的原因所在。
爭權奪利不可怕,但可怕的是因為這件事情會耽誤了正事。
索菲亞公主為了個人權勢的穩固,派出謝爾蓋這樣非是合適的領兵人選,可以說從最開始就錯了。
原本,輕視敵人就是一個大錯,更不要說,輕視的還是一個比他們實力更為強大的敵人,那後果將會是十分的可怕。
謝爾蓋被委以重用之後,便在年前開始調兵遣將,準備物資,做好與明軍一戰的準備,等到天氣環境允許了,足足二十萬沙俄軍這便出莫斯科城而去。
這二十萬人,還不是謝爾蓋手中的全部力量,接下來他但凡路過沙俄城池,都會再次進行征兵,總之就是一句話,兵員數量越多越好,謝爾蓋想要一次性的打敗大明之軍,從而為自己揚名,為自己走向更高的位置打下基石。
謝爾蓋這邊一有了動靜之後,梁軍與高行便得到了消息,對於沙俄派主力與自己一戰之事,兩人是不僅不害怕,相反還十分的歡喜。
從進入到沙俄以來,一直都是他們在找對方,因為這裏地大物博,交通狀況極差,他們多數精力都放在了搞基建的事情上,真正的大仗就沒有打幾場,多數都是小型的攻城戰或是圍殲戰。
以他們強大的火力優勢,打仗的結果自然都是以勝利告終。也正是因為如此,沙俄軍是能退就退、能躲就躲,找人反而浪費了更多的時間。
現在好了,他們的主力要主動過來了,這不就等於把肥肉向他們嘴裏送,這般的好事,他們自然高興。
與之相反的就是尼古拉的全力反對。
對了,這個時候的尼古拉已經不是督軍了。
雅庫茨克早就丟了,沒有了自己的地盤,丟失了自己的城池,沒有被上層清算,已經算是最好的結果,還想當督軍,做夢去吧。
一退再退,連地盤都沒有,尼古拉的權力也開始大幅度的縮水,畢竟連根據地都沒有,就沒有稅收、沒有財源、沒有糧食。
你總不能指著將士們跟著你一起餓肚子去打仗吧?
在全靠上層調撥和接濟的情況之下,尼古拉現在也是要仰他人之鼻息而活。而就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得知自己的靠山謝爾蓋要帶著大軍與大明主力一戰。
得到消息之後,尼古拉就主動找到了多爾袞,和他商量如何勸阻謝爾蓋出兵決戰之事。當兩人坐在一起,多爾袞知曉了對方其意後,先是沉思了一會,跟著就搖了搖頭,“尼古拉將軍,這件事情怕是我們無力阻攔。”
“為什麼?多,你是知道明軍的火器有多麼的先進,與他們正麵一戰,我們是沒有什麼勝算的。”眼見多爾袞竟然不支持自己,尼古拉顯得極為不高興地說著。
“尼古拉將軍,我當然知道正麵決戰,我們的勝算很小,可是,我們又有什麼其它的辦法嗎?論級別和權力,你不如謝爾蓋大人,論對高層的影響力,我們更是遠遠不如。而這一陣子,我們已經丟失了大量的地盤,這個鍋沒有落到將軍的頭上,已然是不幸中的大幸。若是這個時候,你在出麵阻止決戰,那會是什麼後果,你可曾想過?”
相比於尼古拉,多爾袞可是一個玩弄權謀的高手。
怎麼說,他也當過攝政王,曾是滿清的最大權力者。他很清楚,有時候高層做事是不會看什麼實際情況的,或許是因為站在更高的角度原因,他們喜歡好大喜功,而為此結果,他們甚至可以胡亂指揮。
反正對於高層而言,目標他們提出來了,至於下麵的人是不是能做好,他們隻看結果就是。
做好了,那就是他們指揮能力出眾;反之,若是做不好的話,那就是下麵的人沒有用,失敗了就找這些人背黑鍋好了。
以前多爾袞也經常這樣幹過,且還是屢試不爽。隻是現在換成自己是被指揮之人了,心中多少有些不快,甚至還讓他不得不有了別樣的心思。
與明軍交手了這些次,多爾袞早已經正視起了對方的實力。
如果說地朱常武沒有出現之前的明軍,和他出現之後的明軍相比,那絕對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自從朱常武帶兵北上以來,那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不管他們準備的多麼充分,又或是帶著多少的兵馬、甚至是依據地形想要防守,最終的結果都是他們大敗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