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六章 大宅重歸舊主(1 / 1)

坐公共巴士在五桂山東麓的一座車站下來,沿著幽靜的林蔭道往南走四五百米,穿過山林,豁然能見湛藍海水,朱家大宅就坐落在柏油路旁。

大宅前寬敞的場地,左右兩側種植婆娑多姿的兩株羅漢鬆,多少顯得蕭條,蕭良看著眼前的一幕,心裏也是唏噓:

朱鴻臣病歿治喪期間,朱家大宅發生種種是非,朱瑋益慘遭綁架殺害,也最終促使朱家分崩離析。

當時連同鹿角醫院、大宅在內,總計約十二億港元的資產,劃歸大太太朱王惠珍繼承,可以說是分走最大的一筆遺產。

朱瑋益遺孀杜文琪在其兄杜文仲的支持下,在遺產繼承時,選擇更多接手鴻臣的股份,與越來越難以理喻的朱瑋益的生母、大太太朱王惠珍劃清界限,跟朱鴻召、朱禕琳他們捆綁在一起。

當然,杜文琪一開始選擇跟朱鴻召、朱禕琳捆綁,主要也是為了擺脫大太太朱王惠珍;在徹底分完家,資產分割幹淨之後,杜文淇又鬧著要自立,九七年年中就將名下近九千萬股鴻臣的股票分拆出去。

杜文琪攜一對兒女住到娘家,九七年年中她辭去鴻臣的董事一職,杜家也沒有其他人進董事會。這也不是朱鴻召、朱璐他們排擠杜家,欺負朱瑋益死後留下來的孤兒寡母,實是杜文淇那時做好了清倉套現的打算。

鴻臣的基本麵很好,但在金融風暴中股價也遭到腰斬,表現很是一般,相當大的原因就是杜文淇大舉賣出所致。

當然,這也是杜文琪的自由;朱瑋益留下一對小兒女,也是杜文琪作為母親在撫養,名下繼承的遺產,杜文琪也是第一監管人,輪不到朱鴻召他們指手畫腳。

雖說朱瑋益的生母、大太太朱王惠珍分得份額最大的一筆遺產,比朱禕琳當時所分得的遺產都要高出三四億港元,但在朱瑋益慘死後,朱王惠珍也沒有精氣神折騰了,精神狀態很差,被其弟弟王炳潮糊弄到加拿大療養去了,名下的資產都交給王炳潮負責打理。

恒生指數最瘋狂的時候,王炳潮在證券市場大舉拆借做多,在之後的市場變局中損失極其慘烈,不得不變賣資產應付追債。

即便知道此時並不適宜在香港接手置辦大型物業,但考慮到大宅對朱家的意義,朱禕琳還是找銀行拆借三億港元,將位於五桂山東麓山坡,能眺望將軍澳新市鎮以及湛藍海洋的朱家大宅接了下來。

院牆與柏油路之間石材鋪就的場地就有上千平方;院門緊閉,看不到院牆後那座帶噴泉水池的小廣場,視野越過高高的院牆,隻能看到歐式風格的主樓建築一角以及東側的附樓;附樓是朱禕琳跟她媽媽生前居住生活的地方。

大宅確實是太大了,朱禕琳擔心轉手他人之後,就沒有辦法再買回來,才硬著頭皮買下來,但平時除了幾名工人照顧,她自己回香港,則主要住在山腳下豪華社區維景灣畔的公寓裏。

蕭良下了公共巴士,徑直走到大宅這邊來,卻是朱鴻召要在相去僅五十米的住所,宴請蘇利文、熊玉瓊夫婦以及華興集團董事長熊玉衍等人。

見大宅院門緊閉,蕭良還以為朱禕琳這時候還沒有上山來,就想徑直往朱鴻召家中走去,隱約就聽到朱禕琳遠遠的呼喊,踮著腳看到朱禕琳站在主樓的陽台上,遠遠的朝他揮手。

很快工人就將院門打開,蕭良走進院子裏,朱禕琳這時候連蹦帶跳走下樓來,問道:“你怎麼走過來的?”

“我在太古大廈附近坐公共巴士過的海,在前麵的岔路口下了車,順著林蔭道就走過來了。”蕭良說道。

大宅也是七月份才辦理產權轉移,蕭良還沒有再次走進來過,朱禕琳高興的攙著他的胳膊,介紹院子裏所雇傭的幾名工人,都是兩三代就在將軍澳紮根、還曾在鴻臣工作過的老人。

蕭良剛才還覺得這宅子太過空曠,但走進來,與朱禕琳裏裏外外參觀裏麵的布置,避開工人的視野,實在太適合幽會了。

朱禕琳聽到手機震動響起,迷迷糊糊已經被蕭良壓在沙發上吻了好久,將蕭良推起來,恍惚了好一會兒,說道:“頭好暈,我都忘了要呼吸了!”

掉地板上的手機還是頑強震動著,朱禕琳將蕭良的手從她胸上掐走,將長裙的襟領拉起來後,坐起來整理裏麵的內衣,再側過身子,讓蕭良幫她將背後的拉鏈拉上。

蕭良卻不舍得將柔若無骨、脂滑如玉的美背,這麼早遮掩起來。

“蘇先生他們已經到了啊,我陪蕭良在大宅這邊參觀呢。他剛剛坐公共巴士渡海過來的——好的,我們馬上就過去。”朱禕琳拾起手機,跟她叔朱鴻召通電話。

待朱禕琳收拾整齊,這時候聽到有跑車的轟鳴聲從院子外的林蔭道傳來,蕭良目光越過陽台欄杆,剛好看到熊誌磊那輛法利拉跑車的藍色身影駛過:

“熊誌磊今天也過來了啊!他剛才跟鄭仲湘在東區海底隧道口外的海邊見麵,正好叫我撞見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