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八章 難道就沒有辦法了嗎(1 / 2)

晚宴過後,蕭良、熊誌遠與其他股東代表相繼離去,鄭仲湘、周培薇、陳逸森、林傑坐在太古大廈頂層的豪華辦公室裏,夜穹澄澈,腳底下的璀璨燈海有如星河,眾人卻是一臉凝重。

星視集團不是不能分利,也沒有想過要吃獨食。

鄭家在香港是強,但還有郭、李、劉三家與其並稱四大家族;還有鄺、龔、徐、蔡等家與之並稱十大豪門。

而香港以自由貿易港、亞洲金融中心自居,不計其數的國際財團、投資機構都在香港設立分支機構。

鄭家除了早年跟其他豪門家族多有合作外,近年來重點發展海外業務,也跟不少國際財團、投行之類的機構有了交集。

要想成事,鄭仲湘怎麼可能會有吃幹抹淨、不漏一點殘羹冷炙出去的想法呢?

問題在於,蝸巢新技術並非他們事先挑選的合作者。

現在蝸巢新技術橫插一腳進來,非但不能為他們籌劃的事情貢獻什麼力量跟資源,卻還要咬上一大口,令星視與其他合作者將來能分到嘴裏的蛋糕少掉一塊,這又如何叫人甘心?

周培薇很頭痛的坐在落地窗旁,看著腳下的燈河:

蕭良這是亮明態度了:不僅會跟到底,甚至還會在重組方案通過後進一步增持搶奪籌碼。

這也說明鄭仲湘之前一係列動作,意圖迫使蕭良將注意力跟資金轉回內地的計劃,徹底破產了。

關鍵他們還不能說什麼。

人家就是在香港法律框架之內辦事。

星視集團借殼上市,將股權證券化,一方麵通過這種方式,直接籌集更多的運營資金,一方麵是方便事情做成後,各方參與者能通過公開市場減持股票的方式,將勝利的果實收入囊中——即便不減持,股票也是眾所周知的流動性最高的金融資產之一。

然而,這也決定他們不能完全拒絕外人插腳進來分走一杯羹。

他們也不能無限期的拖延或變更計劃。

特區政府、區議會是有不少人提出,要仿效台灣、新加坡發展信息資訊科技產業,以振興港島持續多年來的低迷實體經濟,擺脫金融風暴對港島的影響,但並非一定要將重擔落到星視的肩膀上。

他們這邊一再拖延或變更計劃,有能力推動這件事落地的那些人,完全可以選擇新的合作者。

“我們不能再在姓蕭的身上浪費時間了,”林傑(林joe)微微蹙著眉頭說道,“既然姓蕭的聲稱不管我們怎麼調整重組方案,他都會投讚同票,那我們這次資產重組,不妨將融資這部分也納入進來。這樣相當於將消息進一步公開化,也能防止姓蕭的再一次搶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