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百分之四十左右的資產負債率,對華興集團這樣的企業來說並不能算高;而華興集團在金融風暴前夕,手裏持有資金儲備(包括等同現金的證券債券資產在內)也將近一百億,在當時看來是足以應對短期債務。
隻是誰能想到金融風暴來得如此的猛烈,誰能想到金融風暴覆蓋範圍是那樣的廣,持續的時間是那樣的長?
哦,蕭良想到的。
隻是當時誰要聽他嗶嗶啊?
華興集團在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等國持有大量證券、債券、商業票據等類現金資產,在第一輪金融風暴中就遭受到慘烈的損失,危機沒有深化,就導致資金儲備大幅縮水。
華興集團去年主營業務就發生逾三十億的巨額虧損,而今年以來主營業務毫無扭轉的跡象,還愈發嚴重,加上陸續到期的債務,以及需要支付的利息、債息等財務成本,無時不在吞噬華興集團日益枯竭的現金流。
熊誌遠都難以想象,像華興集團這樣的龐大集團,一旦現金流徹底枯竭,不能及時支付到期的賬款、債息,不能及時給數萬員工支付薪資,會是何等慘烈的情形。
而這些跟華興集團市值現在還跌剩多少無關。
蕭良以為五月底到八月底都是香港證券市場抄底的良機,而入選抄底股票池的標準,主要也是看企業的財務、管理狀況,以及主營業務的發展現狀以及未來的發展潛力,從來都不是市值跌去多少。
就像鄭家旗下的長和實業,一年多來差不多跟恒生指數同步跌去一半,跟那些多股價砍到腳脖子的上市公司相比,跌幅絕對不算高的,但在蝸巢、天盈、鴻臣標出的抄底股票池,排名卻相當靠前。
華興集團的市值相比較高點,都跌去百分之八十了,卻壓根沒有資格入選他們的抄底股票池。
熊玉衍在花園露台坐了一個小時,就亞洲當前的經濟形勢談了很多,卻沒有直接談及華興集團此時所麵臨的問題。
蕭良自然也是跟他高來高去,差不多九點鍾恭送熊玉衍、熊誌磊父子離開,他也半句不沾華興集團。
“看樣子玉衍總他跟鄭家談過了啊,要不然很難想象他會關注到鄭仲湘借殼益洲股份這種小事。”
坐回到花園露台,蕭良感慨道。
鄭仲湘借殼八號仔,在香港財經界不能算是小事,但他大伯找鄭家求援這事,熊誌遠卻是聽集團以前的朋友提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