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回株樹鋪餘八折狂徒冷泉島鏡清創異教(3 / 3)

“我師傅道:‘他師傅道號鏡清,在今之世,當推他為外道的魁首。他住在與人世隔絕的冷泉島,自稱長春教主。’我師傅說,冷泉島在東海之中,雖非人跡所不能到的荒島,然從來到那島上去的,除卻修真之土去那島上采藥,便是尋覓珠寶的大商人,冒險去一二次。因為那海水之中,時常有如山一般大小的冰塊,奔流而至。與海水一樣顏色,遠望不能見,直到切近才看見時,船已來不及躲閃。一撞在冰塊上,不問如何堅實的船,也必登時粉碎。船上的人落到水裏,在別處可以泅水逃命的。在這海裏,無不即時凍死。因此去冷泉島尋寶的商人,十有九不得回來。若能安然從冷泉島回來的,必成巨富。那冷泉島縱橫不過百裏地,島中樹木參天,鳥獸繁殖,丈多高的珊瑚樹,隨處多有。修真之士到那島上采藥的,多是旋去旋回,少有在島中停留的。因為島中的鳥獸,比我們陸地的鳥獸高大若幹倍,凶悍異常。有一種鷲鳥,大的身重千多斤,就是最小的也有七八百斤。時常與島中的野獸相鬥。一二百斤的虎豹每每被鷲鳥用兩爪一把抓住頸項皮,雙翅一撲,便將虎豹提上了天空。猛然胡岩石上摜下來,把虎豹摜得骨斷筋折。它才從容飛下,啄食其肉。獸中也有極凶惡的。

“書上有如虎添翼的成語,讀書的無不以為是一句比譬的話,誰知那島上就有生翅的虎,並且是四個翅膀,飛行十分迅速。不過那種四翅虎,在初生數年的時候,飛行和鳥類一般。數年以後,便漸漸飛不動了。何以數年後就飛不動呢?因為身體太肥大的原故。在那種孤島之中,一切鳥獸謀食都不甚容易,惟有四翅虎,飛走都迅如疾風。不論什麼鳥獸,不落它的眼便罷,一落到他眼裏,就成為它口中的食了。它的食量又大,食飽了就擇地而睡。它所睡之處,常在上邊有樹枝,四周有柴草的地方。飛鳥要侵害它,必驚響樹枝。走獸要侵害它,必踏響柴草。它既被響聲驚覺,鳥獸都非它的敵手,不僅吃不著它,每每倒被他吃了。但是終日飽食安睡,無所事事,於是心廣體胖,身體一日一日的加重。那四個翅膀的力量,因睡得太多,反一日一日的減少,就是四條腿也浙漸的軟弱無力了。到了這種時候,就輪到這些鳥獸來吃它了。它的身體壯大,不是幾隻鳥獸所能吃得完的。一隻四翅虎,常被眾鳥獸啄咬十天半月才死。去冷泉島搜寶的商人,必帶火藥鳥槍,然僅能將四翅虎驚走,不容易打死。長春教主因貪愛冷泉島的風景好,帶了二十十徒弟來到島中,建造一所長春宮。用法術將所有鳥獸,盡驅到島北,劃立界線,鳥獸不能到島南來。鳥獸之肉,便是他們的食物。

“師傅說:‘他於今男女門徒各有五十人,都是童男童女。當他收女門徒的時候,遍請三山五嶽修道之人,到冷泉島觀禮。我也是被請的一個。當日約了與呂宣良同上冷泉島去。在未動身之前,複遇了幾個女道友,也是受了長春教主邀請,安排前去觀禮的。於是相約一同禦風渡海。我們各自心裏揣度,不知道鏡清道人收女徒弟,有些什麼禮節?雖則憑空猜度不出來,然都逆料鏡清道人以教主自居,由他創立長春教,平日的一舉一動,皆存心留作教下門徒的模範。這番收受女徒弟,多至五十人,不但在他長春教下為創舉,就是儒釋道三教之中,也少有這種前例。並且鏡清道人平時舉動無不奇離,這番不待說比平時更奇離的了。果不出我等所料,我們到了冷泉島,隻見他教下的五十個男徒弟,身穿一股的綠色道袍,頭戴綠色的道冠,各人雙手捧一白玉如意。相離約五九丈遠近,即對立二人,從海邊直到長春宮,和候補官員站班伺候上司一樣。我們看了知道是迎候賓客的。也覺得這種舉動,不是尋常修真之士所應有的了。’進了長春宮大門,隻見門以內直達內殿有七重廳堂,盡是十五歲以上二十歲以下的姑娘們。也是身穿綠色道袍,頭戴綠色道冠,與男徒弟一般裝束,也是分左右排班對立,不過每人相離隻有四五尺遠近,各自合掌當胸,沒有捧玉如意罷了。我與呂道兄到的時候,釋道兩教的人已到了不少。鏡清道人一一殷勤陪款。所請的賓客都到齊了。排班迎候的男女徒弟,才分兩邊魚貫而入內殿。這時鏡清道人換了一身極莊嚴華美的道袍,也是手秉如意,率領眾女弟子到殿後一所大廣場之中。來觀禮的道侶,約有五九十人,由長春教下的男徒弟引到廣場,各就已經陳設的座位坐下。男女僧道,都有分別,我看廣場之中,一字平行的豎著五十個木樁,每樁約有二尺來高,相離也約二尺來遠。木樁上邊是削尖了的。每一個木樁兩旁,安放泥磚兩塊。在座的賓客,看了這種布置,沒一人能猜出這些尖木樁有何用處。五十個女弟子,依著木樁的位置,也是一字排開的立著,好象一一靜候號令的樣子。鏡清道人巍然端坐在一座高台上,顯著一種十分莊嚴的神氣,高聲對台下的女弟子說道:‘你們小心聽著,凡入我教下的人,不問男女,須具有三種賢格,缺一便不能列我門牆。那三種資格呢?第一是不怕死。你們要知道世間使人欽仰的大事業大人物,都是因不怕死三字做成功的。甚而至於連自己的性命都不顧了,一心一力的以赴各人所期,我可斷定沒有不能成功的事業。你們將來成仙了道,就全在不怕死三字上努力。你們自問果能不怕死麼?’這一句話問出,下邊嬌滴滴的聲音齊答道:‘能!’鏡清道人點頭道:‘我倒要試試你們。’”不知鏡清道人如何試法?且待第一百十一回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