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百七十七章 興盛(2 / 2)

一直坐著不吱聲,聽著大家議論,在慵懶的氣氛下感覺著自己擁有強大力量的張守仁終於開口,他請劉子政坐下,換了別人,可沒有這麼大的麵子。

畢竟劉子政在遼東時是洪承疇保舉的讚畫,掛著兵備道的官銜,四品文職,又是實打實的舉人,年過花甲,在朝野是知名的兵家,這樣的人,還是要有三分敬意的。

特別是劉子政這幾個月下來,精力沒有一點用在做官上,授給參謀會辦,連實職武職也沒有……人家是保舉到兵備道的人,總不能直接授給總兵?好在劉子政並不在乎,一心撲在講武堂上,幾個月時間把教材融會貫通,加入了自己不少實際的經驗進去。

以張守仁看來,自己以前加入的後世的東西多,還有實際的做戰經驗多一些,但他畢竟隻是在少數地方轉戰過,很多地方,包括寧夏固原,還有雲貴地方根本沒有去過,所以經驗豐富的劉子政成了一座富礦,他的經驗,特別是對東虜和遼東大地的經驗來說,他有常人難及的地方。

對劉子政,哪怕是張守仁,所展露的敬意也是應該的。

至於閻應元,此時靜靜的站在王雲峰的身後,和他的上司一樣,閻應元是一個低調做事的人,這幾個月下來,他應該掌握了不少特務處運作的規律和軌跡,從王雲峰事事帶著他一起來看,對這個人的能力和操守,王主辦應該是十分滿意的。

陳子龍已經正式主持農政處,原本的屯田局也話在這個處裏,張德齊給他打下手,兩個書生對農事有強烈的興趣,也算是相對單純的人,配合起來十分的高興和開心。

他的官職加到了布政副使,從六品通判到三品參政,跨越不可謂不大。

這樣的升遷法,當然也是為了塞住江南悠悠眾人之口,陳子龍是複社的靈魂人物之一,被張守仁招致過來,就算張守仁對這些文士不感興趣,但表麵功夫也是要做一些的,陳子龍的官職,也就是最明顯的表麵功夫了。

李鑫仍然負責秘書局,張家玉給他打副手,張煌言雖對兵事有興趣,不過也被安排到民政局去做一些實際的工作。

顧炎武等江南來的名士負責文宣,也算是專業對口,每天照舊寫文章,不亦樂乎。

隻有吳應箕是真正沉了下去,潛心做研究,顧炎武對這一套也有興趣,有了空就過去找吳應箕探討一番。

整個山東,從臨清到濟南,再到兗州,青州,特別是登萊,現在已經是文士雲集,實幹者越來越多,名士也並不少,這已經在朝野之間引起很多官職的側目和注意,甚至引發了京師和南京兩邊官場的議論!

山東兵強也罷了,現在居然操弄起文事民政來,而且,放眼全國,雖然江南等一些地方也算富裕,但論起政治清明,官府得力,百姓受益而民間富足來,竟是山東這個北方省份為第一。

這是一個不小的奇跡,其實若不是這個奇跡,張守仁也不用想能招攬到這麼多的人才,畢竟很多讀書人不僅要名利,也要名聲。

如果他是一個惡行累累的純粹的軍閥,所能招攬的,無非就是見利忘義的無恥小人為多,或是陰謀家野心家為多,真正純粹的正人君子是不會來趟浮山的渾水的。

正人君子可能無甚大用,但一個地方,一個政權,一定要正人多,這是最基本的穩定性的力量,正人多正氣足,建立好的製度,才能招攬別的人才,所謂不拘一格招致人才,一定要底蘊足夠才行。

總之,和日薄西山的大明相比,山東地方,已經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興盛局麵。

“大人也以為曲大說的對,官兵在河南必敗嗎?”

孫良棟也沉穩的多了,跟著曲瑞一起,和諸將對文官們表示感謝和敬意之後,這才又重拾剛剛的話題。

他摸摸刮的趣青的下巴,搖頭道:“那朝廷也太慘了,這邊鬆山還沒兵去救,河南也是孤擲一注了,再敗,想想皇帝老兒這個年可真沒法過了。”

“也是皇上咎由自取吧。”

劉子政向來是對皇帝缺乏敬意,在寧遠時,因這個事沒少被洪承疇所警告,在濟南,好歹能暢所欲言,他當然也不會對崇禎有什麼同情的話語,看向眾人,他冷然道:“官兵的進兵早了最少半年,應該先圍而不打,徐徐進逼,要緊的是支持歸德和洛陽一線,漸漸合圍,河南地方窮困,李闖現在聲勢浩大是因為連續多年幹旱,但越是如此,地方越是疲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