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十三章 技術是第一生產力(1 / 2)

為了方便匠人們出入,還專門開了一座堡門,修了一條小路通上堡東的大道……在所有匠人民居的中間,也是道路的盡頭,幾十座工棚的最北頭,現在正放著一個奇形怪狀的東西……最少對膠東人來說,這個東西是十分罕見的。

“大人,這是按你的吩咐打造的,和圖樣上的一模一樣,沒有差別。”

林重貴紅光滿麵,高興的滿臉放光,指著那個十幾米長的物事笑道:“咱們雖沒打過,不過這裏有最好的鐵匠和木匠,皮匠老張也是一把好手,七湊八想,居然是真的成了!”

“不錯,不錯!”

張守仁也是十分高興,看著眼前的物什,大聲笑道:“明天大家一起出把子力氣,把這翻車給我裝在那個大池子邊上!”

那個大池子就是蒸發池,有設計精巧的進水和出水口,但為了維持標準水量,就需要人力來調節。

在現代化的鹽場裏,這種事就有電動的水泵來解決,現在當然不可能有這種東西,不過這也不是解決不了的難題,用大型的水車就可以了。

說來也是奇怪,在陝北,山西,在山東,很多北方缺水的地方反而是沒有象樣的水利工程。最近這幾十年是小冰河時期,北方在曆史記錄裏幾乎是年年大旱,之所以有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天災和人禍確實得各占一半的原因。

但吊詭的就是北方旱成這樣,也沒有象樣的水利工程,官府不組織,老百姓自己也很難自救,特別是大規模的引水工程,如引水渠或大型水車,或是打深水井。

這樣的事如何做了,可能就會少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流民,又或是根本就沒有農民起義了。

但以張守仁的觀察來看,指望明朝政府做這樣的事,還不如指望老天下雨更為妥當一些啊。

眼前的這個翻車就是南方水車的擴大版,漿葉闊大,踩踏方便,引水流量應該足夠鹽池調節所需。

這樣的翻車一架當然不夠,不過反正張守仁有的是人力,多造幾架,每天由不能當親丁的壯勞力不停的踩踏就是了。

比起煮鹽,這種鹽池的產量就不是幾倍或幾十倍,而是幾百倍上千倍的產出了!

有本堡和其餘幾個鹽池,年產幾千萬斤鹽,根本就是十分輕鬆的事情了。

蒸發池,調節池、結晶板、結晶池……

大大小小的池子把海水引入,然後保持一定的海水濃度,然後依靠烈日和不停的攪動,蒸發,然後到結晶的水平。

最後就是成片成片的上好海鹽。

後世的蘇北大型鹽場,無非也就是池子比眼前的鹽池要大一些,還使用了一些現代化的器械,但是在原理上,後世的鹽池和眼前的鹽池是一模一樣,沒有任何區別可言。

一想到雪白的鹽就和泥土一樣,用木鏟鏟起來就能賣錢,張守仁就是心花怒放,開心的不得了。

這年頭,果然還是穿越者有優勢的。象這種曬鹽法其實十分簡單,成本也小,但一直要到清朝嘉慶年間才廣為流傳為人所知,到清末才真正推廣開來。

象現在明朝這會子,井鹽倒是曬鹽法,但十分原始粗陋,出產的數量也少。象是淮鹽魯鹽,都是海鹽,全部是由世襲的灶戶從早到晚點燈熬油的煮海燒鍋製出來的,成本高,產量低,要不然明朝百姓吃鹽不易,鹽商利潤極高,主要還是沒有解決掉技術瓶徑。

當然了,張守仁也沒有大發善心,把這種技術廣為推廣流傳的計劃。

這鹽池看似簡單,高低也有不同,進水結晶也有學問。

除了最心腹的一批人,這個技術上的要點他是不打算透露的。最少,要在他掌握相當強的權勢和力量之後,才會考慮到推廣曬鹽法來解決天下人吃鹽的問題。

現在就推廣,隻會便宜一群鹽狗子,普通的百姓是占不到任何便宜的。

“明日安裝這具水車,然後調集人手,除了鑄炮的人之外,繼續打造這些水車,凡參與做事的,每天供給魚肉米麵,按月每人領二兩銀,老林,你和幾個老手匠人,每月支領五兩,到年底了,再給你賞紅包!”

丟下一句叫所有匠人熱血沸騰的話,張守仁也是心滿意足的離開。

回到家中,張守仁叫老張貴點亮油燈,研磨好墨水,然後借著油燈的微光,開始費力的書寫著一封“八行”書信。

對一個武將來說,他的字未免有點太好了些。

明朝人在紙張上的使用是肯定不如後世的,雖然有後世沒有的自然資源,比如浮山這裏大片大片的原始森林,這在後來的青島市區是肯定看不到的,但隻有自然資源沒有工業產出,紙張缺少也是不可避免。所以在此時都有一些敬惜字紙的故事和箴言之類,一般的讀書人從啟蒙到讀書有成,真正能下筆書寫的字紙並不多,更多的人是在沙盤上練字,能用好墨好筆書寫大字的機會並不多。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