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一章 開始押運(2 / 2)

五家匠戶雖不多,但以每天十支長槍的速度在出著成品,最多幾天,全部親丁就都能裝備上長槍了。

還有事前答應好的鞋、靴子、新的軍服、帽子、水囊、皮盒、飯盒等物品,這些東西製作都要大筆的銀子,再不出貨,張守仁自己都快頂不住了。

“利豐商行那邊,蘇萬年早就說好了,隻要我們把銀子送到白河口,人家自己的運鹽船裝了就走,水路上也不會有人再查,他們平安,我們銀子落袋。”

“價格呢?”

“他們從巡檢和鹽場那裏拿是一兩三,給我們一兩二,因為我們是小路來的,算是真正的私鹽,所以價格要再低這麼一點。”

鹽商是大宗買入,大宗賣入,雖然到百姓手裏不過是二兩,但這種大商行一直能輻射到濟南府和德州一帶,一年可能是幾十萬石甚至過百萬石的生意,算算這些大鹽商的利潤,真的嚇的死人。

至於產鹽行銷天下的淮揚一帶,大鹽商身家在百萬兩以上的實在太多,這些鹽商有了錢就拚了命的花,修園林造假山石,講究飲食穿著,後世赫赫有名的淮揚菜,就是源於此時此刻的兩淮鹽商。

鹽利之大,在這時代,除了一本萬利的海上生意,就屬這個最來錢了。

對這些,張守仁其實不要人說也很清楚。

後世就是兩淮一帶的人,幾百年後的淮鹽還行銷天下呢,鹽田還有很多,大規模的國營鹽場到處都是。

張守仁是沒吃過豬肉,但見的豬就很多了。

“這個價被抬的有點高,他們應該是想從巡檢司這邊打開一個缺口吧。”

山東的鹽分成好幾個市場份額,淮鹽占據了濟寧泰安一帶,也有小半進入濟南市場,本地的海鹽行銷登、萊、青州、濟南等州府,占了一多半的地盤。

還有一些大富人家用的上等青鹽是從青海陝西那邊過來的井鹽,更細更白,質地十分上乘。

登萊膠州這邊是純粹的海鹽市場,大半份額就是在膠州巡檢司的治下,說來可笑,這巡檢司是輯查私鹽的衙門,但巡檢司卻把持了登萊一帶最大的私鹽市場,不論是收鹽到價格,都是由巡檢司把持住了。

這一次這個利豐商行在浮山鹽場的人願意收鹽,也是想看看能不能打開一個缺口。

當然,死的人不是他們的人手,這商行的人自是樂觀其成。

“成,俺現在就去召集人手,敢問大人,要出動多少車,用多少人?”

“不急,先放風出去,就說我們要出一大筆貨,後天五更再起身,所有的親丁和小旗官都出動,運鹽的車就是全堡能拿出來的全出動,五百擔,這可不是小數字。”

雖然不知道張守仁這樣的做法是什麼用意,不過張世福早就養成了言聽計從的習慣。老實說,對著這麼一個強勢的上司,想保持獨立性也很難。

到了第三天早晨,整個張家堡都燥動起來。

別的事不和大家相關,可能還未必這麼齊心,打海盜雖然同仇敵愾,畢竟氣氛有點悲壯。這一次可是人人都帶笑,家家在出力的時候都十分輕鬆,臉上都露出笑容來。

這一個多月,大家熬鹽吃盡了苦頭,眼看到了收獲的時候,自是歡欣鼓舞。

也有不少人擔心運鹽的路上會出事,這麼多年了,不把鹽給鹽場和巡檢司的,下場都不算好。馮三寶心狠手毒,養著好幾百的鹽丁,雖說眼前堡裏的親丁也是全部出動了,接近一百四十人的隊伍看著也是兵強馬壯,也苦訓了一個多月,核心的四十幾人都練了好幾個月了,但究竟如何,還真的不是那麼有底氣。

對著自己堡中的親人鄰居,親丁人人手中都是一杆長槍,都是站的昂首挺胸,身姿不凡。練了一個多月軍姿,好歹也是有個樣子出來了。

小旗官們是加佩一把腰刀,用來區別士兵和軍官,副千戶張守仁有一匹馬,堡中其餘的馬也不是戰馬,這一次全部用來拉車了。

十幾輛馬車和騾車,還有四十幾輛雞公車,五百多擔鹽,已經全部裝好上車。

“走吧!”

天還沒亮透,啟明星還散發著亮光,殘月還掛在半空,但整個車隊已經準備停當,所有人都是麵露些許緊張,隻有張守仁渾若無事,翻身上馬,右臂用力向前一劈,似乎有千均之力:“車隊,聽我的命令,全向南,出發!”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