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主,那小子莫非真是上麵的人派來的?”國字臉男人遲疑著問。
李神通陰沉著臉沒說話。
女修行者眼珠子轉了轉,接話道:
“這小子是隱世宗門弟子的可能性至少有九成!而能請動隱世宗門出手的人——哪怕對方隻是一個需要出來進行紅塵曆練的弟子,整個宋國都屈指可數!”
正常而言,應該隻有皇帝才能讓隱世宗門的人出手。
特殊情況下,也唯有八大世家裏的極少數幾個人。
李神通依然不說話。
國字臉男人知道對方在想什麼,他用一慣的念書般的語調說道:“城主調任琉璃城,是左相親自安排,一為集權,二為雲霧山秘境。
“琉璃城雖小,但集權這件事關係重大,削弱國內修行世家與宗門的實力,加強朝廷權威,是陛下登基以來奉行的最大國策。
“琉璃城作為試點城池之一,既是陛下與左相的投石問路之舉,也關係到陛下的全盤計劃,不容有失。
“換言之,請動隱世宗門的,不可能是陛下與左相,那就隻可能是政敵所為。
“可隱世宗門向來不過問俗事,且除了維護宋國國祚鮮少出手,此番怎麼會摻和進這場風波?”
李神通一直不說話的原因正在於此。
他現在心裏一團亂麻,既擔心遭受左相背刺,又憂慮政敵過於強大。
前麵說過,“黃昏之役”後天下崩壞,世界曆經一萬年才恢複過來,文明也經過了一萬年方徹底重建成功,而在這個過程中,修行者是絕對的核心人員,各修行勢力亦是主導力量。
一萬年來,為重建家園、重塑文明而犧牲的修行者不計其數,他們付出了代價,建立了功勳,相應的也獲得了地位——亦或者說,特權。
上到五大宗門、八大世家,下到有名的地方家族、宗門,很多都是這麼產生的。
隻不過一萬年太久,中間有太多變故,很多有大功的修行勢力因為各種原因衰落了,消失了,一些沒有大功的修行勢力,卻因為善於經營、左右逢源而後來居上,在和平年代竊取了先輩們的勝利果實,成為當下宋國的顯貴。
順帶一提,最近這一萬年,在世人的共識中分為前後兩部分。
前半部分被稱為“暗夜紀元”,那時候生存環境極為惡劣,“黃昏之役”後幸存的各個智慧種族,幾乎是在沙漠裏找水、在黑夜中尋光。
大家一麵改善自然環境,消除大戰的各種負麵影響,並犧牲良多,一麵建立聚居地、城池,在各地重塑文明秩序,建立適合生存的家園。
有功勳的修行勢力,都在這個過程中付出良多。
而後半部分被稱為“破曉紀元”,這時候環境已經沒有那麼不適合生存,文明雖然沒有恢複到戰前水平,但基本的生存已經能夠保障,隻是社會整體比較原始而已。
此時,部落、城池、國家已經建立,東洲十九國成型,各個智慧種族的主要矛盾不再是與自然環境做鬥爭,而是回到了內部,自己人同自己人競爭,拚的是上位,爭的是富貴。
一些在“暗夜紀元”功勳卓著的修行勢力,倒在了“破曉紀元”,或衰落或消失,堙沒於曆史的長河中,而一些善於經營的新興勢力卻趁勢而起,成為了後來居上的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