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萬兩,加文武鄉試定額各一名。五年議準八旗滿洲蒙古漢軍武鄉試應試人數減少,不敷挑取改於十人內取中一名。如有零數在五人以上。亦取中一名。又議準,浙江捐輸,加廣武鄉試定額一名,福建捐輸,加廣武鄉試定額一名,四川捐輸,加廣武鄉試定額五名。六年議準,各直省鄉試中式武舉,令於會試者,赴部投文,限八月初一日至十五日到齊,由兵部照順天武鄉試覆試例,谘取銜名。
奏請欽點四員,按照磨勘原冊所填弓刀石斤力分圍考試,如有不符者,罰停會試一科,原考官交部議處,下屆仍令覆試,何項不符,即覆試何項,三次不能合式,及三科無故不覆試者,均將中式字樣注銷仍準以武生兵生再應鄉試及入營食糧。又議準,浙江捐輸,加廣武鄉試定額二名,七年議準,河南捐輸,加廣武鄉試定額二名,山西捐輸,加廣武鄉試定額三名,湖南捐輸,加廣武鄉試定額四名江西捐輸,加廣武鄉試定額二名,浙江捐輸,加廣武鄉試定額一名,廣東捐輸,加廣武鄉試定額四名。八年議準,山西捐輸,加廣武鄉試定額二名湖南捐輸,加廣武鄉試定額三名,湖北捐輸,加廣武鄉試定額三名,浙江捐輸,加廣武鄉試定額一名,福建捐輸,加廣武鄉試定額二名,陝西捐輸加廣武鄉試定額四名,四川捐輸,加廣武鄉試定額五名。九年奏準各直省鄉試中式武舉覆試外圍考試,需用棚座飯食供給等項照文場之例,由順天府派員承辦,照例奏銷。又諭,兵部奏覆試不符中式武生,可否揀選,請旨遵行一折,甘肅等省中式武生李懷德等五十八名,覆試未能合式,呈請揀選,與例不符,惟係誌殷報效,若不準其隨營當差,未免向隅,李懷德等,著作為中式武生,由該部給予驗票,令其隨營學習,如果弓馬可觀,差操無懈,五年期滿,谘部注冊,由各該省督撫專以把總考拔,不得拔補千總,以示區別,其有始勤終怠,弓馬生疏,差操貽誤者,隨時谘部斥革,以肅營規,此項人員,俟下科覆試合式後,仍照武舉辦理。又議準,河南捐輸,加廣武鄉試定額三名,湖北捐輸,加廣武鄉試定額一名,江西捐輸,加廣武鄉試定額三名,江蘇捐輸,加廣武鄉試定額四名,安徽捐輸,加廣武鄉試定額二名,浙江捐輸,加廣武鄉試定額一名福建捐輸加廣武鄉試定額十名。十年議準,山東捐輸,加廣武鄉試定額二名,廣東捐輸,加廣武鄉試定額六名。十一年議準,山西捐輸,加廣武鄉試定額二名,湖南捐輸,加廣武鄉試定額三名,江西捐輸,加廣武鄉試定額一名,陝西捐輸,加廣武鄉試定額五名。同治元年議準,山西捐輸,加廣武鄉試定額一名,湖北捐輸,加廣武張試定額四名,安微捐輸加廣武鄉試定額二名,廣西捐輸加廣武鄉試定額二名,貴州捐輸加廣武張試定額一名,三年議準,山西捐輸加廣武鄉試定額二名,湖北捐輸加廣武鄉試定額二名,江西捐輸,加廣武鄉試定額四名,江蘇捐輸,加廣武鄉試定額五名,安微捐輸,加廣武鄉試定額三名。五年議準,江蘇捐輸,加廣武鄉試定額一名安徽捐輸,加廣武鄉試定額一名,浙江捐輸,加廣武鄉試定額四名,廣西捐輸,加廣武鄉試定額二名,四川捐輸,加廣武鄉試定額十名。六年議準,八旗滿洲蒙古捐輸加廣武鄉試定額一名,直隸捐輸,加廣武鄉試定額二名,安徽捐輸,加廣武鄉試定額一名,廣西捐輸加廣武鄉試定額二名,貴州捐輸,加廣武鄉試定額一名。七年試準,河南捐輸,加廣武鄉試定額三名。九年議準,江蘇捐輸,加廣武鄉試定額八名,安徽捐輸,加廣武鄉試定額一名,十一年議準廣東駐防滿洲武鄉試,加定額二名,漢軍武鄉試,加定額三名。十三年議準,外省捐輸,止準請加一次文武中額,不準請加永遠中額,銀數改為一省捐銀三十萬兩者廣一次文武中額一名,捐項業經請獎,不準彙請加廣。光緒元年諭,前經岑毓英奏請加雲南文武鄉試永遠中額各十名,當經部議與新章不符,改為加廣一次文武鄉試中額各二十名,茲複據該撫奏稱雲南省軍與以來,紳民竭力捐輸十餘年覈計捐銀一千零七十餘萬兩從未請加中額與他省已加永遠中額者不同仍懇加雲南文武鄉試永遠中額等語,加恩著照所請,雲南文武鄉試,各加永遠中額十名,以示嘉惠士林至意。八年諭前據林肇元奏請加貴州永遠中額八名,當經部議與新章不符,改為加廣一次文武中額十四名,茲複據該撫奏稱貴州紳團丁勇欠款,核計銀數至四百三十餘萬兩之多,此項欠餉,係在同治十三年未定新章之前,援案仍請加廣貴州文武鄉試,永遠中額八名等語,加恩著照所請,貴州文武鄉試,各再加永遠中額八名,用示嘉惠士林至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