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老張的哲學是“錢本位而三位一體”的。他的宗教是三種:回,耶,佛;職業是三種:兵,學,商;言語是三種:官話,奉天話,山東話。他的……三種;他的……三種;甚至於洗澡平生也隻有三次。洗澡固然是件小事,可是為了解老張的行為與思想,倒有說明的必要。
老張平生隻洗三次澡:兩次業經執行,其餘一次至今還沒有人敢斷定是否實現,雖然他生在人人是“預言家”的中國。第一次是他生下來的第三天,由收生婆把那時候無知無識的他,像小老鼠似的在銅盆裏洗的。第二次是他結婚的前一夕,自動的到清水池塘洗的。這次兩個銅元的花費,至今還在賬本上寫著。這在老張的曆史上是毫無可疑的事實。至於將來的一次呢,按著多數預言家的推測:設若執行,一定是被動的。簡言之,就是“洗屍”。
洗屍是回教的風俗,老張是否崇信默哈莫德呢?要回答這個問題,似乎應當側重經濟方麵,較近於確實。設若老張“嗚乎哀哉尚饗”之日,正是羊肉價錢低落之時,那就不難斷定他的遺囑有“按照回教喪儀,預備六小件一海碗的清真教席”之傾向。(自然慣於吃酒吊喪的親友們,也可以借此換一換口味。)而洗屍問題或可以附帶解決矣。
不過,十年,二十年,或三十年後肉價的漲落,實在不易有精密的推測;況且現在老張精神中既無死誌,體質上又看不出頹唐之象,於是星相家推定老張尚有十年,二十年,或三十年之壽命,與斷定十年,二十年,或三十年後肉價之增減,有同樣之不易。
豬肉貴而羊肉賤則回,豬羊肉都貴則佛,請客之時則耶。
為什麼請客的時候則耶?
耶穌教是由替天行道的牧師們,不遠萬裏而傳到隻信魔鬼不曉得天國的中華。老教師們有時候高興請信徒們到家裏談一談,可以不說“請吃飯”,說“請吃茶”;請吃茶自然是西洋文明人的風俗。從實惠上看,吃飯與吃茶是差的多;可是中國人到洋人家裏去吃茶,那“受寵若驚”的心理,也就把計較實惠的念頭勝過了。
這種妙法被老張學來,於是遇萬不得已之際,也請朋友到家裏吃茶。這樣辦,可以使朋友們明白他親自受過洋人的傳授,至於省下一筆款,倒算不了什麼。滿用平聲仿著老牧師說中國話:“明天下午五點鍾少一刻,請從你的家裏走到我的家裏吃一碗茶。”尤為老張的絕技。
營商,為錢;當兵,為錢;辦學堂,也為錢!同時教書營商又當兵,則財通四海利達三江矣!此之謂“三位一體”;此之謂“錢本位而三位一體”。
依此,說話三種,信教三樣,洗澡三次,……莫不根據於“三位一體”的哲學理想而實施。
老張也辦教育?
真的!他有他自己立的學堂!
他的學堂坐落在北京北城外,離德勝門比離安定門近的一個小鎮上。坐北朝南的一所小四合房,包著東西長南北短的一個小院子。臨街三間是老張的雜貨鋪,上自鴉片,下至蔥蒜,一應俱全。東西配房是他和他夫人的臥房;夏天上午住東房,下午住西房;冬天反之;春秋視天氣冷暖以為轉移。既省涼棚及煤火之費,長遷動著於身體也有益。北房三間打通了槅段,足以容五十多個學生,土砌的橫三豎八的二十四張書桌,不用青灰,專憑墨染,是又黑又勻。書桌之間列著洋槐木作的小矮腳凳:高身量的學生,蹲著比坐著舒服;小的學生坐著和吊著差不多。北牆上中間懸著一張孔子像,兩旁配著彩印的日俄交戰圖。西牆上兩個大鐵帽釘子掛著一塊二尺見方的黑板;釘子上掛著老張的軍帽和陰陽合曆的憲書。門口高懸著一塊白地黑字的匾,匾上寫著“京師德勝汛(德勝汛,“汛”讀“訓”,清時北京軍隊或防地名稱。“德勝汛”即駐防德勝門外的軍隊。北京入民國後,仍沿用各汛名稱。北郊德勝門外仍稱“德勝汛”。)公私立官商小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