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子(2 / 2)

正當魏王陷入絕望之際,一名探子的急報如同驚雷劃破長空。

宣告了秦軍已兵臨城下的殘酷現實。魏王深知,此時已無路可退,唯有拚死一搏,方能保全國家尊嚴。

他毅然決然地宣布,將戰鬥至最後一刻,誓死不降。

大秦統帥王賁,這位久經沙場的名將,本以為大梁將如探囊取物般輕易攻克,卻不料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頑強抵抗。

麵對魏軍的殊死抵抗,秦軍傷亡慘重,攻勢一度受阻。王賁深知,此戰非比尋常,必須尋找破城之策。

在漫長的思考中,王賁的思緒穿越至七十餘載前,白起以七萬秦師破楚的壯舉成為了他靈感的源泉。

他意識到,大梁城外那滔滔黃河,正是他破城的關鍵所在。

於是,他果斷下令,利用黃河之水,製造了一場前所未有的洪水攻勢。

華夏紀元六八三年的深秋,隨著王賁的一聲令下,黃河之水如脫韁野馬般奔騰而下,瞬間將大梁城垣吞噬。

繁華的城池在洪水的肆虐下化為烏有,隻留下一片荒蕪與淒涼。

然而,曆史的舞台,在此刻便進行了改變。

翌年春日,當秦軍退守新鄭之時,趙王丹趁機揮師東進,以四十萬大軍席卷韓魏之地,大晉紀元悄然開啟。

而秋風起時,齊王田法章更是親率鐵騎二十八萬,於燕地掀起一場腥風血雨。

十五城池逐一淪陷,直至燕都薊城之下,最終蘇城也未能幸免。大齊新朝的崛起,標誌著又一個曆史篇章的開啟。

這一切的一切,無不彰顯著曆史的無情與殘酷,同時也證明了在曆史的洪流中,任何力量都無法阻擋時代的進步與國家的統一。

而那些英勇的抗爭與不屈的奮鬥,雖然最終未能改變曆史的走向,卻也在曆史的長河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那悠長的歲月河流中,秦、晉、齊三國,如同三股不羈的洪流,彼此交織,又各自為營,征戰不休。

華夏紀元七百載,前楚遺脈劉季,攜其遊俠之眾,穿梭於亂世塵埃,偶遇項梁、項伯與項羽,

三位楚之遺族,正被秦兵的鐵蹄無情追逐。

劉季一騎當千,率眾遊俠兒救三人於危難之間。

英雄相惜,情義頓生。項梁見劉季豪俠風範,心生愛才之意,遂收其為義子,劉季感念至深,當場跪拜,誓死相隨。

歲月匆匆,華夏紀元七百零三年,項梁運籌帷幄,聯合晉、齊兩國,以謀複楚大業。

二國窺見複楚之利,足以撼動秦之根基,紛紛響應。

兩國各自派遣精銳,共伐秦地。一時間,秦地烽火連天。

昔日強盛的秦國,亦顯疲態,楚國的遼闊與富庶,如同暗流湧動,悄然侵蝕著秦人的意誌。

三國合力,僅一載光陰,便讓鹹陽古城見證了帝國的隕落。

然而,勝利的果實總伴隨著紛爭,城池的分配成為了新的矛盾焦點。

項梁、這位新楚最高決策者,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決定,出兵入秦,與晉齊相爭秦地。

三國再度陷入激戰。項梁、項伯相繼隕落,項羽與劉季,這對戰友,也不得不暫時退去,退守楚國。

晉、齊之間,則是戰火連綿,無休無止。

華夏紀元七百零五年,項羽與劉季,終因理念不合,分道揚鑣。

項羽誓要為其叔父報仇,親率鐵騎踏入晉國。

而劉季,則在楚晉相征之際,趁機二次揮師秦地,輕易奪取鹹陽,自封漢王,開啟了新的紀元。

次年秋季,他派遣曹參周勃,與樊噲夏侯嬰遠征巴蜀,又遣使臣南下,以智謀說服秦將趙佗,出兵巴蜀,共謀天下。

巴蜀歸心,嶺南結盟,劉季以“東漢”之名,宣告新時代的到來,並推封趙佗為南越王,兩國攜手,共圖霸業。

時光荏苒,東漢與南越,休養生息,一北一南,如同雙翼齊飛,其勢不可擋。

華夏紀元七百二十九年,聯軍再次攜手出征,破楚、滅晉、摧齊,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郢都、新鄭、臨淄、蘇城、邯鄲,一座座城池見證了東漢與南越勢不可擋。

項羽、這位楚國最後的貴族,迎來了他的末日,自刎於烏江之畔,楚齊晉漢越之爭,終以漢越的勝利告終。

劉季,這位曾經的遊俠,如今的東漢帝劉邦,下詔封趙佗為越王,永鎮南疆。

東漢,這個由劉邦一手締造的新朝代,正式改國號為“漢”,開啟了華夏曆史的新篇章。

華夏紀元七百四十三年,劉邦駕崩,其子劉盈繼位,追尊其父為高皇帝,廟號太祖。

曆史銘記這位偉大的開國君主。

歲月流轉,劉盈之後,是劉恒的仁政,再之後,是劉啟的勵精圖治。

漢朝的江山,在他們的手中,愈發穩固,愈發輝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