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那是,小的不敢,小的不敢。”
從此,縣官韓找到了自己的恰當位置,開始心悅誠服地灑掃庭除,侍候老太太,陪小麻子母子倆談話。有時該下班了,他還故意不走,給老太太搔後背,陪老太太叉盲麻;小麻子洗澡時,他也脫光身子,圍條澡巾進去,給小麻子搓泥。小麻子、沈姓小寡婦對韓的變化都比較滿意。縣官臣服了,我們全縣都臣服了,都開始承認小麻子。大家已經忘記了慈禧太後那個柿餅臉姑娘,承認的隻是小麻子和新太後。延津大定,小麻子心靜,說咱們延津是歌舞升平,太平盛世。有時在衙內呆得寂寞,就帶著小蛤蟆、縣官韓一幫人出去巡視。小麻子一巡視,小蛤蟆、縣官韓一幹人都十分高興,喜笑顏開。因為隻要一出巡,一天三頓招待,就比在衙內吃得豐富、別樣、有營養、有滋味。在衙內吃不著鹿肉、pao肉、穿山甲、屎殼螂,出巡就可以吃到。雖然小麻子新官伊始,也強調廉政,但廉政之中有名堂,幾菜幾湯中文章。何況偌大一個延津,還管不了小麻子小蛤蟆之流的吃喝?他吃喝,我們讚成;他沒吃好沒喝好,我們倒不放心了。他們沒有吃喝盡興之日,就是我們倒黴之時。我們喜歡太平,喜歡盛世,如果連小麻子都吃喝不好,不成了大災大難之年了嗎?他們吃喝的好壞,與我們吃喝的好壞成正比。試想當年在遷徙路上,我們吃不好,有瘟疫,當時的皇上朱和尚不也吃不到穿山甲和屎殼螂嗎?餓得連拉屎都沒氣力,哪裏來的屎殼螂呢?現在小麻子能吃穿山甲,證明我們也能吃個小老鼠吧?所以小麻子出巡,我們夾道歡迎,伏地山呼萬歲。這時縣官韓在出巡隊伍中,手伸到小麻子後背衣裳內,笑眯眯地給小麻子搔癢。歡迎人群中有認識縣官韓者,因是老領導,也在人群中高喊他的名字,喊:老韓,老韓!縣官韓一邊給小麻子搔癢,一邊說:那是過去的事了,現在咱們都是老百姓了,喊麻子吧。於是大家大呼麻子。小麻子騎在一匹溜溜的棗紅馬上,帽子旁別朵山茶花,頻頻對我們招手,笑著對身邊捧痰盂的小蛤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