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大槐樹下告別爹娘(12)(1 / 2)

“這些人也不能全遷徙。”

朱:

“為什麼,不是都定了嗎?”

胖頭魚:

“因為開會人到得太齊。潞、澤兩州的百姓,除了正在死的和正在生的,其它都到齊了。如全部遷徙,人都遷走,潞、澤兩州不也沒人了?皇上難道隻要延津,不要潞、澤兩州了?”

朱拍了一下腦袋,倒笑了:

“這我倒沒有想到。沒想到這裏民風這麼淳樸,一個小貓匿,大家全上了鉤。依你之見,照現在情況,如之奈何?”

胖頭魚:

“遷一半,留一半吧!”

朱點頭,接著胖頭魚便用高音電子喇叭讓我們這些驚魂未定的人群排隊,報數,喊“一、二、三”,然後喊單數的向前邁出一步,喊雙數的向後退一步,隊伍便分成了兩截,一截在東,一截在西。大家木然地服從,完成了排隊和分堆。這時胖頭魚問:

“哪一半遷徙?”

朱:

“照過去丞相的辦法,扔鋼beng。曆史的經驗值得借鑒。“於是,扔鋼beng上天,大家全沒魂了。大家昏迷之中,扔出東邊遷徙,西邊留守。西邊歡呼雀躍,東邊炸窩奔逃。奔逃的人被士兵搠死無數。為了防止再逃,朱索性讓士兵拿著閹豬的鏟子,在我們右腳第五個腳趾上劈一個蒜瓣,作為遷徙標誌。有了這個流血的標誌,跑也沒用,大家才不跑了。東西兩邊人中,分得妻離子散,爺子相別,奔逃與雀躍之中,又是相互傷心和哭泣。這時朱又講話。這時和藹許多,掰開揉碎說:不要一聽說是東邊的就要炸窩,不要一聽說留守就幸福過度。看問題不能這麼表麵,遷徙不一定不好,留守不一定就是留在福窩。你過去是佃戶,留也不還是佃戶?你過去是佃戶,遷徙倒可能成為財主。親愛的你,我將情況說予你知:自軒轅二舅到我,中間有多少變故,萬種滄桑,發展到元朝,一個好端端的國家,弄得吃沒吃的,喝沒喝的,民不聊生,貪汙腐敗,到長城是死,不到長城也是死。官逼民反,揭竿而起,在大家的努力下,推翻元,建了明;多虧大家抬舉,讓我當皇上,第一把手。我心裏清楚,憑我的資曆、經驗和水平,我難當此重任;並不能以為我當了皇上,我水平就提高了;我水平沒有提高,我水平還是以前的水平,隻是職務變了;職務不能代表水平。我要不當呢,又辜負了眾人的信任,所以就當了。既然當了,就要勵精圖治,為眾人做些事情。說我新官上任三把火,我就是新官上任三把火。過去為了消滅元這些異族敗類,人民跟我打仗,死傷無數,現在總得給大家些好處。咱們要建一個千秋萬代、千年不變的朱家江山。東方延津,方圓幾百裏,天災人禍,連年兵災,現在死得隻剩下十三個人。現在成了明,要重新建設,我們就要遷徙、就要移民,把那裏也發展起來。四海之內,莫非王土,我們不能隻要潞、澤兩州,不要延津。我們不要延津,能把它給敵人不成?所以一定要遷徙。遷徙當然不是個好事情,路上要吃許多苦。但為了大局,為了江山社稷,還是要遷徙。當然,別看路上苦,到了目的地,就有好處。你想嘛,延津隻剩十三個人,我們到了那裏,就是開國元勳,還不像蒙古王爺一樣跑馬占地?幾年下來,不個個成財主了?不要怕分離,不要怕離婚,成了財主,沒有爹可以有爹,沒有娘可以有娘,或者有奶就是娘,沒有老婆可以有新的老婆。天涯何處無芳草,你就蓄三個五個小,隻要你養得起,別人誰去管你?總而言之,思想問題大家會有,但好處也是大大的。朱說到這裏,大家思想又有些通了。既然皇上說有那麼多好處,對人也有吸引力。皇上還能騙人嗎?何況這與過去不同,這是去占地,不像過去是抽丁打仗,到戰場上送死。到戰場上送死,皇上一聲令下,大家也要去;這次去為自己占地,如何不去?在這是佃戶,到那就是財主,這樣的便宜事到哪裏撿去?就是沒有便宜,皇上讓遷徙,我們能不遷徙嗎?想來想去,大家想通了。但接著又感到傷心,因為大家要在大槐樹下生離死別。豬蛋、孬舅、曹成、袁哨、瞎鹿、沈姓小寡婦、六指、白螞蟻、我,都在東邊,在被遷徙的隊伍中。豬蛋首先哭了,說,我走倒沒什麼,過去跟曹丞相、袁主公、朱皇上南征北戰,真槍真刀都弄過,這換一個地方生活,能有什麼?隻是俺娘怎麼辦呢?朱說:可以帶上嘛。等到了延津,你成了財主,她不成老太太了?豬:都八十多了,如何帶得?路上出了問題,誰來負責?朱也犯了愁,最後拍了一下巴掌說,你先去,等成了財主,再派轎車或雇一個直升機來接她。豬抹著淚說,隻好這樣了。又說:萬一到那裏成不了財主怎麼辦呢?朱拍著胸脯:那裏良田千頃,牛羊成群,到處是莊稼、牛、羊、雞、、鴨、貓、狗,往那裏一站,就有好日子過;自己再努一下力,何望成不了財主?豬用殺豬刀拍著自己的臉歎氣:到底放心不下呀。接著又自己想通了。反正自己站到了東邊,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去延津,就要被搠,去倒可能成為財主。再說,想不想當財主?想;想不想繼續過苦日子?不想。這就得了,那就得暫時告別老娘;等成了財主,再派直升機。老娘過去,有錢有物,才能真正侍奉老娘;老娘也才真正有個老娘的樣子。朱用煙袋敲了一下豬的頭:說得好豬蛋,我讚成你的想法。豬當時很興奮,決心上路。當然真上了路,還時不時想起老娘,黯然傷心,也在情理之中。接著其它人也提出了不少思想問題。女兒大了無人做主問題,老爹胃潰瘍問題,人走後擔心老婆與人通奸問題等等。朱一一耐心解釋。當然也有歡迎遷徙分離的人家,如正好這家婆媳不和,妯娌不和,姑嫂不和,父子有代溝,兄弟鬥毆,正可以借此機會將仇人分開,化幹戈為玉帛。幾十萬人在騾馬市上嘁嘁喳喳議論完畢,思想通的就通了,不通的就以大局為重了。這時朱從樹杈上躍起,上到大槐樹枝葉的頂篷上,用高音喇叭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