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節(1 / 3)

但這小片沙灘上隻有他和陶南嶼兩個人。陶南嶼回頭看他時他猶豫了。

他刹那間想起算卦師父提醒過什麼。

“把話講清楚。”他對陶南嶼說。

過去島上盛行土葬,漸漸衍生出一個習俗:新死之人需在祖墳外找個風水合宜的地方下葬,五年後血肉化盡,再拾骨移入祖墳。

陶南嶼母親過世五年,她今年清明回家,正是為了做這件事。

“一定要在晚上挖?”喬慎問,“沒有人幫你?”

“就是今晚,而且必須由孩子親手去挖。”陶南嶼認真道,“家裏人還有其他事,我本來打算一個人去完成的。”

喬慎:“不一定需要我。”

陶南嶼:“別人不行,必須是你。”

喬慎:“為什麼?”

陶南嶼誠懇:“我媽媽特別、特別喜歡你。你拍的《苦葡萄》,她每年都要看。”

《苦葡萄》是喬慎當主角的第一部 電視劇。《大院人家》裏他是男主角的童年時期,《苦葡萄》中他是絕對的主角,是在饑荒年代背著弟弟妹妹的屍體,艱難尋找父母的七歲小男孩。

“葡萄”是主角的小名,他回鄉的路程被眼淚泡得酸苦,是喬慎演戲生涯中哭得最多次的一部戲。他本來就有一雙葡萄般的黑眼睛,又圓又亮。拍完播出,大江南北沒人不知道“葡萄”,沒人不為“葡萄”哭過。

喬慎已經很久沒聽人提過“葡萄”。他不禁再次打量陶南嶼。

看陶南嶼的反應,她顯然早就曉得自己身份。但她說話、行動都超出喬慎可理解的邏輯。

這種接近的方式讓喬慎感到新鮮。他心頭湧出“果然如此”的雀躍。

他正了正帽簷,望向陶南嶼背後的小山,聽見陶南嶼喊:“‘葡萄,跑啊!’”

浪濤的呼吸中,她年輕蓬勃的聲音汽笛一樣響亮。

喬慎笑起來。陶南嶼倒退著走,哼起《苦葡萄》主題曲。

“葡萄,跑啊”是劇裏的名台詞。男孩葡萄在路上無數次奔跑、跌倒,幫他的每一個人都這樣鼓勵他。他在大雪中背負身上兩條小小屍體,忽然爆發力量,一遍遍在心裏對自己說:葡萄,跑啊。葡萄,跑啊!

拍那一場戲的時候,劇組裏的人也這樣在鏡頭外為他加油:葡萄,跑啊!!!

小小的腳掌踏過雪地,在山穀的積雪裏留下紅梅一樣的印記。

“小時候媽媽總和我一起看你演的戲。”陶南嶼說,“她知道你好多事情。”

喬慎漸漸放鬆,不再充滿提防。

“你喜歡貓和獅子。你家裏有三輛腳踏車,最喜歡紅色那輛。你頭發特別多,剛吹幹的時候像爆炸頭,她每次看到都會笑。我的頭發軟,她擺弄過,可惜沒成功……”

陶南嶼說了很多,從《苦葡萄》到沈滄溟,喬慎意識到的、沒意識到的,她居然全都曉得。

喬慎從沒見過這麼在意和了解自己的人,但陶南嶼麵對自己卻絲毫不狂熱不欣喜。喬慎不能解讀這種矛盾。一定是太緊張了,見到偶像,或者說見到最崇敬的人,誰會不緊張呢?喬慎說服了自己。

他察覺有一些秘密隱藏在陶南嶼的言語裏。但他沒嗅到危險的氣息。

喬慎吃著魷魚幹,終於慢吞吞跟上走向小山的陶南嶼。

從山腳走上去不過百米,路就斷了。小島尚在開發,山上都是島民墳墓,開山修路的阻力很大。喬慎點亮手機電筒,跟在陶南嶼身後。伸手不見五指的夜裏,他一直盯著陶南嶼柔順的頭發。

塗斯若知道他這樣魯莽草率,肯定氣得光頭噗噗冒煙。

像是聽見他的心聲,陶南嶼回頭衝他笑笑。

“放心,不會真的讓你挖墳。”她說,“你跟我媽說說話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