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2 / 3)

“一代人皇,千秋民賊,褒貶休嫌史筆高。君知否?聽唐龜宋涕,諺語姣嬈。”詞人繼續痛斥那些妄人:你們所一再推崇的人皇不過是千秋的民賊而已,褒也好,貶也好,自有書寫曆史的高手作出高明的判斷。人們說:唐朝的皇帝荒淫無恥,個個是烏龜王八蛋;宋朝的皇帝隻會訂城下之盟,甚至兩個皇帝被俘虜,他們隻會哭哭啼啼。你們聽說過嗎?我們那裏有這樣一句諺語:唐烏龜,宋鼻涕。

因為這些文人在攻擊毛澤東的《沁園春·雪》的同時,還大罵柳亞子,向柳亞子的身上潑汙水,使柳亞子憤怒已極,奮起反擊。

詞人在下闋裏說道:

我柳亞子豈是在詞場炫耀自己的輕狂之輩嗎?不是!我從來不在那些達官貴人的門前折腰。我要做的是為那些下裏巴人代言的人,要為那些普通老百姓說話;就像《詩經》、像《離騷》,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表現自己的崇高理想。你們放飛手中的禿鷲,把人們尊崇的教師當成你們的獵物來屠殺。真是可憐啊,你們這些鼠目寸光的家夥,你們就好比是朝生暮死的蜉蝣,哪還談得上什麼明天?

二、顛沛流離的柳亞子

然而,國共之間打打談談,內戰的危險始終存在,國民黨在重慶圍成的這個燙人的鐵桶也是越來越熱,烤得人無法在這裏呆下去,而且這裏的環境已經不可能讓他這幾首具有火藥味道的妙詞見報了。再說柳亞子這樣的秀才遇見了蔣介石這樣有八百萬軍隊的兵,有理也說不清。在這種形勢下,柳亞子決定離開重慶。

當時內戰之火有蔣介石這幫眾人在拾柴,火焰日高,愛國誌士在重慶已經難以立足,紛紛撤退。重慶交通異常緊張,柳亞子的老朋友邵力子設法為柳亞子夫婦購到了兩張12月30日赴上海的機票。於是,柳亞子夫婦做好了離開重慶的一切準備,和朋友們紛紛告別。

12月29日,在柳亞子夫婦離開重慶的前夜,收到了鄧穎超的一封信,其中有雲:“明晨你離渝周返滬,不克親來送行,深為歉疚!”“茲奉上延安木刻窗花八幅,聊表歡送之意,並留紀念也,尚祈笑納為盼!匆匆草此,祝福你一路平安!”這當然是周恩來的細心安排。

1945年12月30日,在寫完了他的最後一首《沁園春》之後,在完成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之後,柳亞子攜夫人鄭佩宜離開了重慶這個險惡的地方,於1946年初到達上海。

柳亞子的確是一個民主的鬥士,雖然他的手中沒有鋒利的寶劍,沒有射擊子彈的槍炮,但是他以筆為槍,卻敢於大義凜然地和蔣介石這樣的武林高手屢屢過著,這的確令人不可小覷。這就仿佛那江湖中的高手拿著一把紙製的折扇和一個手中拿著幹將或者莫邪[14]的狂人在那裏拚殺一樣。柳亞子雖然殺不掉對方,但是他總是對方的心病,弄得對方心神不定;而對方雖然手裏握著幹將和莫邪那樣的寶劍卻總是不能接近柳亞子,柳亞子總是能從對方的破綻中逃離,然後就以各種各樣使對方鬧心的方式騷擾對方。的1946年1月13日上午'柳亞子在上海的家剛剛安頓好'他就來到了玉佛寺。這裏正在舉行於再烈士的追悼大會。於再是昆明南菁中學的教員,與西南聯大學生潘琰、李魯連、昆華中學學生張華昌等四人在昆明的一二一慘案中不幸遇難。

會場掛滿了挽聯,柳亞子寫的一聯是:

九龍池迥,篾子坡平,更為滇都增痛史;魯迅湖澄,錢塘江闊,忍從歇浦奠英魂。[15]大會開始後,大會由主席團成員馬敘倫宣讀祭文,之後,柳亞子發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講:

於再君不是死於抗戰結束之前,而是死於抗戰結束之後;不是死於我們的敵人的腳下,而是死於我們國人的手中。機關槍和手榴彈已被用來屠殺愛好和平的人民,就因為他們要求一個統一的中國和一個民主的政府。

民主政治隻有通過鬥爭才能實現,而絕不是靠著恩賜。我們願為民主而鬥爭,追隨著於再和其他烈士們的血跡前進,去完成他們遺留下的未競之誌。[16]追悼大會通電蔣介石和政治協商會議,提出立即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立即實現四項諾言,立即懲辦昆明慘案主凶等八項要求。會後還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遊行。黃浦江的波濤和著憤怒的呐喊之聲,彙成了一曲悲壯雄渾的反內戰、爭民主的偉大強音。

這反對蔣介石獨裁的高歌,這反對內戰,爭取民主、和平的旋律,就像有人在那裏給蔣介石念緊箍咒一樣,使蔣介石十分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