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別廢話(1 / 2)

卓小姐麵帶微笑:“顧總好眼力,我的確有十幾年沒回國了,前天才剛下的飛機,不過這次回國我主要是探親和度假,來參加這個酒會也隻是受朋友的邀請來。”卓小姐笑了笑,“我會認識顧總,也是看了這兩天的新聞,有些印象而已。”

“原來如此,”顧寧汐暗自驚歎於對方的洞察力,“願您能有一個愉快的假期。”

“謝謝。”卓小姐微笑著說。

兩人又閑聊了一會,原來卓小姐叫卓海燕,是珠寶設計師,然而她雖然隻是做珠寶設計,但對如何銷售如何經營客戶卻有獨特的見解,而卓海燕與顧寧汐年齡雖然相差了二十年,且長居海外,但彼此對國內經濟發展趨勢有頗多相同的看法,甚至對國內情況的掌握絲毫不遜於自己。

還有一個讓顧寧汐沒想到的點是,邀請她來參加這場宴會的朋友竟然是平安集團的董事長陳叔坤,平安集團是世界五百強企業,總部設在北京,在美國、加拿大、俄羅斯和新加坡都有分部,他們的產業鏈豐富,旗下的平安國旅是旅遊業的龍頭大哥。

陳叔坤的名字在商界是如雷貫耳,他不僅僅是商業大亨,而且還是國內公認的實業家和慈善家,他每年都會捐贈很多錢給山區兒童,還創辦了自己的學校,國家哪個地方有災難都會看到他捐款的名字。

隻是陳叔坤為人低調,極少出現在公眾視野,而且他本人也是定居在北京,幾乎沒有在海市出沒,顧寧汐也就在莫澤凱舉辦的那次慈善晚宴上見過他一麵,所以顧寧汐根本不知道陳叔坤竟然還是海市人。

根據卓海燕所說,陳叔坤本出生在海市,隻是年幼的時候舉家搬到國外去,九七年那會遇到金融海嘯,家裏破產了,而且還負債累累,他父親沒抗住這壓力跳樓了,媽媽哭成了抑鬱症。

他是家中獨子,為了這個家,他隻能輟學,當時他雖然隻是讀著高中,但從小受家裏經商的熏陶,對商機已經很敏銳,當時他知道歐洲這邊短期內是恢複不了元氣的,於是他把目標瞄準了中國,在當時除了香港以外,中國受金融風暴的影響還是很小的,而且當時大陸處於快速發展階段,所以他毅然回國創業。

那會海歸華僑很吃香,靠著這個身份他彌補了不少年齡上的不足,加上他長得也成熟,給自己往上加幾歲也沒有人在意,結果他就憑著賣塑料賺了第一桶金,而卓小姐是這位陳叔坤初中時的同學,卓海燕在他創業期間也幫過不少忙,兩人感情一直不錯。

至於為什麼今天的酒會隻有卓海燕來,那是因為陳叔坤本來要來,但臨時有事走不開,又不好拂了董建強的麵子,所以就由卓海燕代替他來了。

“卓小姐,我有個不情之請,不知道您能不能幫我約陳董出來,我想見他一麵,談談合作的事。”

顧寧汐知道自己才剛認識卓海燕就讓她幫自己約人很唐突,但是她也不願拐彎抹角,現在太需要與陳叔坤這樣的人合作,不止是錢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企業形象,她太需要陳叔坤的威望來幫顧氏度過難關。

“顧總,我很明白你現在的難處,若換作以前我也願意幫你這個忙,但如今,恕我直言,以現在顧氏的情況,隻怕你與平安合作,隻會拖累平安的形象,對顧氏並無半點助益。”

卓海燕雖然是拒絕了顧寧汐,但她說的也是很實際的問題,顧氏現在的情況的確很糟糕,如果有沒正麵消息來洗白顧氏,那麼顧氏和誰合作,很可能都隻是拖累合作方而已。

卓海燕完全可以說些客套話來敷衍她,而卓海燕肯這麼直接跟她說這些,絕對是出於一番好意,顧寧汐心裏感激之餘,也覺得這是可以爭取的機會:“不知卓小姐會在國內會留多久?”

“一個月左右。”卓海燕回答道。

“那麼您在海市會逗留多久?”顧寧汐又問。

“叔坤過幾天會來海市擔任十佳企業的評委,我至少會留到十佳企業評選出來以後。”言下之意,她就是還會留在海市至少十天。

顧寧汐看著卓海燕,臉上堆滿了誠懇:“卓小姐,如果我可以給出顧氏完全是被人陷害的證據,並且讓公眾認可,請問您可以給我一個機會,替我引薦陳董嗎?”

“那當然可以,如果顧氏能夠洗刷汙名,我不介意做個中間人,不過我要事先聲明,叔坤是個很理性的人,如果你的條件沒達到他的要求,那即便是玉皇大帝引薦的,也於事無補。”卓海燕爽快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