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章 老掌溝(3 / 3)

在這夜幕下的老掌溝,沒有了白天的喧囂和熱鬧,隻有寧靜、神秘和美麗。這裏的一切都讓人陶醉,讓人仿佛置身於一個童話般的世界,忘卻了塵世的煩惱和疲憊。

第二天起早,張濤和盧傑盧娜商量一下,今天不爬山了,這裏離草原天路不遠,往西走150公裏就到了。

一進入天路,那黝黑的柏油路與黃色的行車線便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平均海拔1600多米的草原天路,仿佛是一條通往雲端的道路。沿途的風景如畫卷般展開,廣闊的原野、起伏的梯田、五彩的花海、錯落的村落、陡峭的岩壁、古老的烽火台以及蜿蜒的古長城遺址,讓人應接不暇。

草原天路區域有著深厚的曆史文化底蘊。這裏長期以來都是中原王朝與草原勢力對峙的最前沿,為抵禦北方的威脅,曆代中原政權都在此築造長城。在野狐嶺一帶,就有燕國長城、趙國長城、秦長城、漢長城、北魏長城和明代長城等六個朝代的長城遺址,這在全國都絕無僅有。1211年,成吉思汗率10萬蒙古驍騎,在此大敗金朝的40多萬守軍,這便是載入史冊的野狐嶺大戰。此役成為蒙興金衰的轉折點,也揭開了此後蒙古鐵騎征服歐亞廣袤大陸的序幕。

張濤三人首先來到了東線的“大好河山”觀景點,這裏車水馬龍,熱鬧非凡。落差百米的觀景台吸引了眾多遊客駐足打卡,站在台上,壯麗的景色盡收眼底,讓人不禁感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遠處山巒連綿,藍天白雲下,綠色的草甸如同大地的絨毯,一直延伸到天邊。

繼續沿著東線前行,不時能看到路邊有騎馬、騎駱駝的項目,還有一些售賣當地特產的小攤。在這裏,花了些時間體驗了騎馬的樂趣,那感覺既新奇又刺激。當張濤走進馬場,那股獨特的氣息撲麵而來。空氣中彌漫著幹草的清香和馬匹的氣息,讓人心生期待又略感緊張。

教練牽出一匹溫順的馬,它高大而健壯,毛色在陽光下閃著光澤。教練耐心地為張濤講解騎馬的基本要領,從如何接近馬匹,到正確的上馬姿勢。你要輕輕地靠近馬,讓它熟悉你的氣息,然後一手握住韁繩,一手扶著馬鞍,腳踩馬鐙,用力一蹬,便穩穩地坐在了馬背上。

剛開始,坐在馬背上的張濤緊張得身體僵硬,雙手緊緊地抓著韁繩,仿佛那是救命稻草。但隨著馬兒緩緩地行走,我逐漸放鬆下來。感受著馬兒的節奏,身體也開始隨著它的步伐微微晃動。

騎馬不僅是身體的運動,更是與馬的一種交流。你需要通過韁繩的鬆緊和腿部的壓力來傳達指令。輕輕一抖韁繩,馬兒便會明白要前進;雙腿輕輕一夾,它便會加快步伐。而馬兒也會用它的行動回應你,它的每一個動作、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在與你對話。

接著,張濤他們轉入西線。西線相對東線來說,商業氣息沒那麼濃厚,更多了一份自然的寧靜與純粹。西線的雞冠山景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站在觀景台上,習習涼風輕撫麵龐,讓人神清氣爽。一側是茂密的萬畝林場,另一側是無邊無際的草甸,一切都顯得那麼蒼茫而靜謐,隻有山脊線上的一排排“大風車”,像是在向遠方的客人熱情地打招呼。

在草原天路,還能看到許多不知名但又十分美麗的小花小草,它們在微風中輕輕搖曳,為這片大地增添了更多生機與色彩。而那遍布草原的風力發電機,巨大的葉片在風中緩緩轉動,發出呼呼的聲響,也成為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草原的天空格外湛藍,雲朵潔白如棉,仿佛觸手可及。空氣清新得讓人忍不住大口呼吸,這裏的溫度也比城市裏低了許多,讓人感到格外舒適與愜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