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回 賢夫婦仗義疏財 壞兒郎嫌貧愛富(1 / 2)

說話夏國華因兆璧家無人照應,想與湯德元商量代他說個長久之策,均祥心下很不願意,皆說日後總要累他,一言不發,回轉上房而去。夏國華雖見他那樣,卻也不在意。夏國華回到房中,將這話與他夫人趙氏說知。

趙夫人道:“應該如此。且女婿年紀還輕。你我二人不能常在這任上。日後落在他們手裏,也怕不妥。”夏國華見說,乃道:“你怎麼說出這樣話來?”趙夫人也不敢將均祥的話直說出來,隻得說道:“我不過這樣慮,難得在你手裏辦了更好。而且華家尚未行聘,你明日到他家去,得便可與湯德元說,現在喪事之際,原不能說及親事的話,但必須彼此有點聘物,方免外人說論。“夏國華道:“這事我早想到,本想早晚去催,不料他就病故,此時隻好說去看罷。”一夜無說。

次日,夏回華一早就乘輿到湯家鎮來。到了華家門口,下轎進去。兆璧因在七中,不便出來,卻好李大椿在家,使出來作陪。夏國華當在靈前行禮己畢,問了得病原由,李大椿一一回答。夏國華又問道:“湯先生現可在家麼?此次全是承他照應,實在可敬。可請賢契就此先去一走,說我立刻就去,與他有話相商。”李大椿答應前去,一會兒回來說道:“湯先生即刻過來,請老師稍待片刻。”夏國華答應。此時無事,就入幃與兆璧兄弟談了一會。兆璧隻是痛哭,他複安慰了一番。卻好湯德元巳來,兩人見禮坐下。

先談了些華童倉猝之事,然後夏國華問道:“現在各事雖承老先生粗有布置,但日後方長,這一家人口如何設想?且兆璧兄弟均是可造之才,若靠目前課徒度日,豈不有荒自己功課。因此小弟前來與老先生相商,須代他善取一法。”湯德元聽說,格外敬重。道:“晚生久有此心。擬想七滿之後、先代他擇地權厝,然後將華親母及兆璧兄弟接至寒舍。另請一位先生同小兒等一齊讀書。”

夏國華道:“能先生如此便好極了。我看親母太太年已垂邁,還有兩位小姐均須人照應。小弟雖一官匏係,又恐遷調無常。擬致送千金為他弟兄讀書之費,另送婢女兩名聽憑使用,這事俱仗老先生代管。”湯德元滿口答應。

當時又進幃與兆璧說知,真是感激萬分。然後夏國華又與湯德元說了行聘的話,道:“此時本不該道及,因既為親戚,若全無一點聘物,恐致令人評論,請先生與親母太太說知,隨便什麼物件,均可為聘。小弟這裏先有一物呈上,免得日後又勞大駕。”說了在身邊取出—支珊瑚玉筆交與湯德元道:“這聊取筆走龍蛇之意罷。”湯德元接了過來,交與大椿,叫他送至華太太那裏。大椿接了玉筆。將夏國華的話一一與華太太說知。華太大當時也就收下,取出一對羊脂玉鐲交大椿送出去,為回聘團圓之意。夏國華收下,又談了一會,這才告辭。

這裏七滿之後,湯德元果真在南鎮本鄉擇了一塊地。

揀了吉日,將華童靈柩厝下。看看已到年底,匆匆的過了年,便在家中騰出一進住宅,把華家母子兄弟姊妹接來居住。李大椿也就一齊過來,夏國華所說一千銀子也交與湯德元生息。那兩個婢女,長名慶喜,次名順喜,送過來伏侍華太太與春秋二位姑娘。從此眾人又在湯家居住讀書,專等服闋,以圖上進。

且說大同府中有個富紳,姓葉名開泰,有萬貫家資。父親叫葉槐,現為吏部天官之職。滿朝文武非親即故。這府城雖遭兵亂,所幸他家財產俱在外府州縣,故此一點未曾失落。這開泰平日在家武斷鄉曲,無所不為,專門穿插衙門,代人家暗通關節。卻巧夏均祥也是勢利小人,見他家如此豪富,就與他結交。那知開泰雖已二十八歲,卻由數年前絕弦,至今尚未複娶。家中有個篾騙,姓王叫王瑤,渾名叫做王活嘴。因他在開泰麵前百般討好,如有不遂他意他就百般播弄,去害那人。那怕他之前說這人好到十二分地步,隻要一點不合,登時憑著一張嘴又把他說得不可救藥,因此葉家上下人等皆叫他王活嘴。

這日葉開泰當麵就將他父親的家信說他年已花甲,至今尚無孫子,如本地有人家可以說親,就叫開泰續娶一人以圖後嗣。開泰看了這信,就向王活嘴說道:“老王你意中可曉得那家有姑娘,代我少爺做媒,隨後也落得酬媒禮。”王活嘴見他來問,便笑道:“有是有一家。隻怕少爺沒有本領結這門親。”開泰當時就道:“你太看不起人了。莫說我家有如此家財聲勢,就依你少爺本領人品而論,還怕娶不到一個老婆?”王活嘴道:“不是這等說法。現在大同縣夏國華有個女兒,名叫瑤雲。生得十分美貌,而且知書識字,下書成章,若代少爺說項,豈不是門當戶對?那知這夏國華老爺糊塗,把了本地一個酸秀才為妻,連聘禮都不要人家的,還送幾千銀子與這人過活。往複夏均祥在我們麵前談說很不願意,怕日後受他的累。少爺請想,豈非一塊羊肉落在狗嘴裏些。如果代少爺做媒,豈不是件美事。”葉開泰被他說得動火,忙道:“你能想法代我將這媒做成。我包重重的賞你。”王活嘴道:“少爺可不要抵賴,現有一條妙計可如此如此。或者可以挽回。”葉開泰聽了大喜道:“你此時就去請他前來。”王活嘴笑嬉嬉的走出去,一直來至縣衙前,也無人阻擋徑到書房裏而。卻巧夏均祥在家,彼此見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