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橫眉立目的?

玉息盛錦不滿的眯著眼瞧奚琲湛,奚琲湛哄小孩兒一樣說道:“咱大偃朝百年基業,糧倉裏糧食都要黴爛了,趁著打仗花費花費騰些新地方,你就別擔心了。”

“若不相幹,誰要操心!”

雖奚琲湛好像沒那麼擔心,但玉息盛錦放心不下,尤其聽元寶說奚景恒帶兵又向京城逼近了五十裏,宮中關於她的不好流言又多了些,連小孩子都知道了,那日奚麟按例來崇徽宮,繃著小臉請完安要走的時候,在殿門口站住,惡聲惡氣說了三個字:都怪你。

玉息盛錦現在沒心情嚇唬他,揮揮手讓他走先,冷不防一道白色身影從殿中衝出來直直衝向奚麟,使勁將他推倒在地,這一切來得太突然,奚麟完全沒防備,隻是跌在地上愣愣的看著那比他高的白色身影。

是普蘭。

已經許久沒什麼表情的普蘭眼睛裏著了火一樣,頗嫌棄的看著奚麟說道:“沒用的笨蛋才總是怪別人,你敢再欺負阿娘我就揍你。”

很久之後,玉息盛錦仍舊記得,那天,奚麟和普蘭在崇徽宮狠狠的打了一架,她沒讓人攔著,兩個小孩子都憋得太久,打打架出口氣也好。隻是打了架之後都被她關到奉先殿裏ω

她又不是擔心這個!

“奚琲湛,你要好好的回來,否則我難保不廢了奚麟篡位自立啊!”

“玉息盛錦,你敢不敢給朕大點聲說?”

作者有話要說:繼續持有醬油老子當男主的觀點麼,親們……

第七十六章

奚琲湛再次禦駕親征啟程那天,天空晴朗的一點也不適合打仗,玉息盛錦送至宮門口,深深凝望,直到再也望不見龍旗。

站在她身後的元寶偷偷拭淚,這樣依依惜別戀戀不舍才總算像正常的夫妻,列祖列宗保佑啊!

蘇瑜奉召來見玉息盛錦的時候,玉息盛錦正站在凳子上看大正宮後那幅巨大的皇輿圖,也沒轉身便問蘇瑜:“吐蕃如今打到哪裏了?”

“回娘娘,吐蕃如今正屯兵呼格河穀整兵。”蘇瑜道。

玉息盛錦招呼他過去指著兩山之間的河穀問道:“就是這裏?這裏百姓可多?還有,吐蕃有消息傳來嗎?”

“回娘娘,這裏就是呼格河穀,因這裏山高水急,並沒有多少百姓聚居,而且戰事一起,想必已有很多逃亡了。另外,出使吐蕃的藍大人還沒有任何音訊。”蘇瑜恭敬答道。

“從這裏出了河穀就是開闊地,定有許多田地,此時已快成熟了,而吐蕃軍隊遠離故土,糧草雖有供應,他們番邦人不會放過這唾手可得的糧食,蘇瑜,你暗中派些人,日夜兼程趕到這裏,將百姓趕離,然後在田地裏撒上藥物,不用多名貴,隻要多多的灑些細細的番瀉葉沫子,無論人還是馬,都別放過。至於百姓,皇上說皇倉裏的糧食已經要發黴了,就從皇倉裏放糧補他們這一年的損失。記住,要盡量做得人不知鬼不覺,吐蕃人信奉天神,要讓他們以為出兵觸怒了上天就再好不過,藍大人在吐蕃就能順利些。”玉息盛錦說道。

“是,娘娘,臣這就安排下去。”

殿中沒什麼人,玉息盛錦跳下凳子問蘇瑜:“你……蘇大人近來身體可安好?”

蘇瑜就做出抹汗姿態:“謝娘娘記掛,自從臣下的妹妹過世,家父便致仕歸老,這些年因思念妹妹,身子骨一直不怎麼好。”

“我今日方知令尊也是如此多愁善感的人呢。蘇瑜,皇上說你還年輕,官職也不很高,容易衝動,所以讓我轉告你,有難以決斷的事不妨向令尊請教,皇上對令尊尊崇備至,說他心深如海,老辣薑一塊。”玉息盛錦說道。

蘇瑜哂笑幾聲:“是是是,小臣遙謝皇上教誨。”

這避重就輕的本事想必是耳濡目染和奚琲湛學的,就知道給奚琲湛當伴讀不會學出好的來,玉息盛錦揮揮手“請”他去忙了。

戰事拖延著,奚琲湛那邊沒傳遞過什麼消息,吐蕃算來也山高水遠,一時計算也不能,玉息盛錦每日在宮中倒也清閑,有一日,元寶還捧著一卷散發著墨香的抄經呈上來,說是瑩嬪娘娘在廟中為皇上和娘娘抄的平安經,順帶還回稟說蘇瑩說近來染病,十分思念父母,玉息盛錦點點頭說,病中難免思親,這也好辦,你去蘇府傳旨,讓蘇瑩的母親收拾行裝去南都陪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