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有德被打了臉,也不自在,他對老閨女的態度是改善了不少,通過枇杷膏的事情對老閨女的印象好了很多,但是,經不住許張氏這時刻的提醒,又排低老大,不由得有了幾分怨氣。

張了張口,又無從反駁起來,臉拉沉下來,“我不跟你婦道人家一般見識。”

許張氏唷嗬一聲,“我才不和你一般見識,你偏心眼就差偏到姥姥家去了,老大好你去老大家裏吃去啊,你吃我老閨女買的肉包子幹啥子?你有骨氣,你不吃!你去沾你老大的光去!”

……

許嬌嬌在記憶裏搜索了一下關於許家老大的印象,不太多,就是一個文質彬彬的中年讀書人形象。

二十多歲就中了秀才,後來一直留在縣城裏讀書,也沒有中舉。

娶得是青水鎮上的一家獨戶女,現在大約四十左右了,育有一子一女,排行是許家大郎,與許家大丫。

這麼多年就是逢年過節的時候,帶妻兒回來一趟,沒事很少回鄉下老家。

在縣城裏是給大戶人家做上門啟蒙教習為營生……

這邊,眼看著老兩口子快要吵起來。

旁邊的人都不敢多話。

許老四隻想打自己的嘴,有這麼多好吃的,好喝的,他嘴賤提什麼秀才大哥?

趕緊勸道,“爹,娘,都別說了,托老妹的福,才有這麼好吃的,咱們吃吃吃,爹,二哥,咱爺仨喝一個!”

許有德被勸住了,和老四喝起酒來。

許嬌嬌也夾了一大塊粉蒸肉,送到許張氏的碗裏,“娘,你吃。軟糯香濃,好吃著呢。”

許張氏也不再懟許有德了。

這事情算是消停了半截。

許嬌嬌又夾了一塊豆腐丸子給許張氏,自己也吃了一個,“娘,這鎮上什麼時候開始有賣豆製品的?”

已經有了豆製品,說明生產力也不是特別的落後低下。

隻是許家村這一塊鄉下太窮而已。

像那種穿越到古代鄉村,啥也沒有,女主靠做豆腐發家致富的路子,看樣子她是不用想了。

現在枇杷季節過去了,她打算琢磨一下新的賺錢路子。

許張氏道,“豆製品?你是說這豆腐,千張豆皮嗎?早就有了啊!鎮上賣豆腐的豆腐西施家裏,祖上就是打豆腐的,據說都傳承了上百年了,她們家的豆腐好吃,嫩豆腐涼拌,老豆腐煎炸都好吃,不過就是耗油,豆腐也不便宜,是素肉捏!我們莊戶人家一般都吃不起,不是托你的福,咱們家過年都很少吃豆製品,更別提豆腐肉末丸子了。”

四郎接口說,“老姑,這丸子太好吃啦,我娘說是你讓豆腐搗爛和肉末裹做丸子炸的,我從來沒有吃過這麼好叫的豆腐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