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是明華醫院的林軒林院長,大家不要憑年齡去判斷一個醫生的能力。最少在黃山市,我從未見過比林院長在醫術造詣上還要高的中醫,這次的講座能邀請到林院長,是泰普的榮幸,更是中醫界的榮幸。”
對於夏方痕言語中的讚歎,黃小靜有些不以為然,緊接著,她醞釀了一晚上想出的一個尖銳的問題便隨口說了出來。
“夏院長,陳獨秀先生曾說,醫不知科學,既不解人身之構造,複不事藥性之分析,菌毒傳染,更無聞焉。唯知附會五行生克寒熱陰陽之說,襲古方以投藥餌,其術殆與矢人同科。其想象之最神奇者,莫如氣之一說,其說且過於力士羽流之術。試遍索宇宙間,誠不知此氣之果為何物焉也。即便是當代,這依然是大部分人的看法,您覺得中醫真的能一改頹勢,甚至超越以科學為後盾的西醫麼?如果要改變,又該從何做起呢?還有,如今中醫的狀況,原因又在哪裏?”
如此尖銳的問話讓夏方痕猶豫再三,卻想不到可應對的話。
“這個問題我可以給你解答,但不是現在。”
林軒的腳步沒停,淡淡的話語卻停留在空氣中,令黃小靜都有些愕然。
“這樣吧,不如幾位記者也跟我們一起進入,林院長的發言也許能解答你們的疑惑。”
夏方痕隻能這樣來幫林軒圓場,卻也有些感慨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味道。
中醫不如西醫,從五四運動以來,從未改變,這樣的念頭已經深入人心。如果沒有完美的解釋,一旦這幾位記者想吸人眼球,寫出什麼某中醫妄言西醫不過如此,遠不如中醫這種話,怕是黃山市的中醫界將很快傾覆在聲討的浪潮中。
林軒原本隻是想就行針和經絡學說點自己的看法,即便有古醫書,有流傳下來的一套理論,甚至有一些輔助的科學手段作為支撐,可林軒行針多年,對經絡學更有自己的見解。
可當聽完記者那段從小就被自己記在心裏的話,也是安祖龍覺得很荒謬,卻又被大多數人接受的話,他實在是有些生氣。
既然要拯救中醫,不如就從這次的講座開始!
其他記者自然是不願意參加這個講座,在他們看來過來一趟已經很難得了,還要讓他們去聽這些老古董在這說完全聽不懂的話,何況也不會有任何的收獲。
黃小靜眨了眨眼睛,剛才林軒說話時雖然看上去不帶任何情緒,她能從中聽出了一抹不服輸的口吻。
“嘿!今天本小姐倒要看看你能說出什麼樣的驚人之詞?”
……
“非常感謝徐院長的這番發言,有關藥經的這番發言的確讓人眼前一亮,接下來讓我們歡迎明華醫院副院長,林軒林院長上台!林院長雖然年輕,卻已然成為黃山市中醫界的翹楚人物之一,一手行針治好了諸多被不法分子下毒的病人,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林院長!”
場下的掌聲的確響亮,當站在那麵對這一雙雙或是驚訝,或是信任,或是質疑的眼神,林軒輕咳一聲。
“今天來到泰普醫院,原本我是想講一些有關經絡學和行針之法的個人見解,但在來的路上,有一位記者問了我一個問題。我卻覺得相比於這些,有關中醫的一些澄清,卻是更有必要點一點。”
場下坐著的不光都是中醫,也有一些西醫的老院長老主任,聽到這話後,大多挑了挑眉。而在眾多中醫眼中,林軒的行為,卻有著一種往不好地方發展的趨勢。
“作為華夏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中醫從來沒有被放棄過。不管是新中國成立之初的團結中西醫的口號,又或者是數十年前通過的發展現代醫藥和傳統醫藥之類的條款,在對中醫的態度上,國家從來沒有放棄過我們。”
“時至今日,我敢說,中醫事業缺人乏術,真正的中醫大夫越來越少,都是些沽名釣譽之輩!打著中醫的名頭,開的是西醫的化驗單,上的全是西藥,這些人,竟也被稱為中醫,簡直可笑!”
簡單的幾句話,全場寂靜,即便不是很大範圍的講座,單是中藥一番言論也足以讓人瞠目結舌。
“林院長,我插一句,不管是藥方,還是針灸療法,或者是導引術,都經不住自然科學的論證,可見中醫如今的局麵是時代發展的必然,並不討論的必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