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浩嶼轉過身來,目光如炬,輕輕頷首,溫文爾雅中透露出不容小覷的堅韌:“正是在下,劉浩嶼。不知尊駕如何稱呼,來自何方?”他的語氣平和,卻字字清晰,透露出對來者的好奇與尊重。
“我是淮南王府的胡來台。”
“哦,劉某人有眼不識泰山,竟是淮南王府的貴客臨門。”
“在下胡來台,承蒙王爺厚愛,忝為王府管家,今日特來傳達王爺之意。”胡來台緩緩道來,言辭間自有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卻又恰到好處地保持著謙遜。
“胡大人光臨寒舍,劉某倍感榮幸。隻是不知王爺有何要事,需勞煩大人親自跑這一趟?”劉浩嶼微微一笑,眼神中閃過一絲疑惑,卻也迅速被沉穩所取代。
胡來台微微一頓,似乎在組織言辭,以確保接下來的每一句話都能準確無誤地傳達王爺的意旨:“劉公子,你乃當世奇才,雖身處江湖之遠,卻心係廟堂之高,屢屢向朝廷捐獻物資,此等義舉,王爺深感敬佩。然,今時不同往日,王爺有令,自今日起,公子若有任何物資需捐贈,不必再經由戶部之手,直接送至王府指定的地點即可。此外,關於公子名下的樂百家超市,王爺亦有意關照,希望其能繼續繁榮昌盛,隻是每月的利潤,需得上交王府八成,以資國用。”
言畢,胡來台靜待劉浩嶼的反應,心中暗自揣摩這位年輕商賈的反應。然而,他未曾料到的是,劉浩嶼的回應,竟是如此的堅定與決絕。
“胡大人所言,劉某已悉數入耳。然,劉某雖為一介布衣,卻也深知‘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之理。向朝廷捐獻物資,乃是劉某作為子民應盡之責,至於如何分配,自有朝廷定奪,非劉某所能左右。至於樂百家超市,它不僅是劉某的心血,更是無數百姓生計之所係,豈能輕易將大半利潤拱手讓人?”劉浩嶼的話語,字字珠璣,擲地有聲,透露出他內心深處對正義的堅持與對百姓的深情厚誼。
“劉公子,如此說來,王爺意旨你不願聽了、不願照做了?”
“嗬嗬,胡大人,至於王爺的好意,劉某心領了。但劉某以為,王爺身為皇室貴胄,更應秉持仁德之心,以天下蒼生為念,而非將目光投向這樣的蠅頭小利。若王爺能安心做他的逍遙王爺,享那雲淡風輕之樂,實乃萬民之福,大明國家之幸。”劉浩嶼的言辭,既是對胡來台的回應,也是對淮南王爺的婉言相勸,字裏行間,流露出一種超脫世俗的高潔與智慧。
胡來台聞言,心中不禁暗自讚歎劉浩嶼的膽識與氣魄,卻也深知此事已非他所能左右。他輕輕歎了口氣,緩緩說道:“劉公子高風亮節,胡某佩服之至。隻是王爺之意,胡某已盡數傳達,至於公子如何抉擇,那便是公子的事情了。胡某等人這就告退,回去定將公子之意如實稟報王爺。”
言罷,胡來台躬身行禮,轉身欲去。劉浩嶼見狀,亦是一揖到地,以示送別。兩人之間,雖立場不同,但這一刻的相互尊重與理解,卻如同春日裏的一抹暖陽,溫暖而明亮。
隨著胡來台等人的身影漸漸遠去,劉家大院再次恢複了往日的寧靜。劉浩嶼立於院中,望著那片蔚藍的天空,心中湧動著複雜的情感。他知道,未來的路,或許將充滿荊棘與挑戰,但他更清楚,隻要心中有光,腳下的路便不會黑暗。而他,劉浩嶼,將一如既往地堅守自己的信念,為這片土地,為這片土地上的人們,貢獻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