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見到了沐英(2 / 2)

在悠長而靜謐的夜晚,月光透過雕花木窗,斑駁地灑在沐英的書房內,每一縷光線都似乎承載著歲月的沉澱與智慧的微光。書房內,古木書架上排列著琳琅滿目的典籍,墨香與鬆香交織,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寧靜。然而,這份寧靜被一陣突如其來的腳步聲輕輕打破。

不久,有沐英府邸的管家,將劉浩嶼引領到沐府深處沐英的書房。劉浩嶼,悄然步入這方天地,他的到來,如同平靜湖麵上投入的一顆石子,激起了層層漣漪。

沐英,這位大明王朝的年輕將領,以其過人的武藝與非凡的智謀聞名遐邇,此刻正端坐於案前,手執一卷古籍,眉宇間透露出不凡的英氣。他抬頭望向這位不速之客,眼中閃過一絲詫異,隨即恢複了往日的沉穩與淡然。“這位壯士,你我素昧平生,不知今日造訪,有何貴幹?”他的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在這書房內回蕩,顯得格外莊重。

劉浩嶼上前幾步,目光中閃爍著異樣的光芒,仿佛能洞察世間萬物的奧秘。“沐將軍,我乃一介布衣劉浩嶼,卻久聞將軍大名,如雷貫耳。此番前來,實乃有要事相告,雖知此言或許難以令人信服,但我已盡我所能,至於結果如何,便交由天意定奪。”他的言辭懇切,字字句句皆透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堅定。

沐英聞言,心中雖有疑惑,卻也生出一絲好奇,他放下手中的古籍,正色道:“劉壯士既有此言,不妨直言相告,我沐英雖非智者,卻也願聞其詳。”

劉浩嶼深吸一口氣,仿佛是在凝聚所有的力量,緩緩開口:“沐將軍,我雖非術士,卻能窺見未來之一二。藍玉將軍解甲歸田了你是知道的。那是他在捕魚兒海的時候,我去見了一麵,和他說了一些後來會發生的事情,當然我和他說出後來會發生什麼事情的時候,他還沒有被加封為涼國公……如今乃大明洪武二十三年,天下初定,然暗流湧動。我預知,不久之後,洪武皇帝朱元璋將下旨處決左丞相李善長,其家族七十餘口,無一幸免。即便是那象征著無上榮耀與特權的免死鐵券,亦無法挽回其命運。”

此言一出,書房內頓時陷入了一片沉寂,連窗外偶爾傳來的鳥鳴聲也似乎變得格外清晰。沐英的眼中閃過一絲震驚,隨即又恢複了冷靜,他深知,在這權力與陰謀交織的宮廷之中,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引發一場風暴。“劉壯士,我姑且信你之言。但父皇以何理由,竟要如此決絕地處決一位功勳卓著的丞相?”

劉浩嶼的眼中閃過一絲悲憫,他緩緩道出:“沐將軍,你父皇的理由,簡單而殘酷。李善長被指控知逆謀而不舉,狐疑觀望,心懷兩端,此乃大逆不道之罪。在皇權之下,任何忠誠與功勳,都顯得如此蒼白無力。你父皇處決完李善長之後,從此以後大明就沒有丞相這一級官職了,所有的權利全部收到了皇帝之手。沐將軍,我走之後會給你留下一封信,當然這封信你不要馬上看,到了明年之後你再看也不遲。”

沐英聞言,心中五味雜陳,他深知宮廷鬥爭的殘酷,卻也未曾料到,連李善長這樣的重臣也會落得如此下場。他沉默片刻,最終開口:“劉壯士,你所言之事,若真如你所預見的那樣,在今年內發生,我沐英自當銘記於心。隻是,你為何要我明年再看你給我所留下來的信呢?”

劉浩嶼從懷中取出一封前段時間所寫的,是到了洪武二十五年會發生一些什麼事情,以及沐英自己本人會如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