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勸說藍玉(3 / 3)

劉浩嶼輕輕歎了口氣,眼中閃過一絲悲憫。“藍將軍,你我雖非故人,但我所言之事,皆基於對未來之洞察。朱元璋陛下,一代雄主,其心胸雖廣,然江山穩固之後,疑心日重。大明洪武年間,朝堂之上,風起雲湧,多少功臣良將,因他的猜忌而隕落。你可知,假如到了洪武二十六年,若將軍仍手握重兵,身處權力旋渦之中,恐難逃‘謀反’之誣,屆時,非但將軍自身難保,更將累及三族被夷滅,乃至連帶身邊兩萬將士及其家屬,此等後果,何其慘烈!”

言畢,帳內靜默,隻有燭火劈啪作響,似乎也在為這即將到來的風暴而顫抖。藍玉的目光在劉浩嶼的臉上徘徊,試圖從這位神秘來客的眼神中尋找一絲線索,一絲能夠讓他信服的力量。他緩緩開口,聲音中帶著幾分沉重:“劉壯士,你竟能預知未來?這世間,真有如此神通之人?”

劉浩嶼搖了搖頭,笑容中帶著幾分超脫與無奈。“預知未來,非我所能。但觀史知今,以人性為鏡,可窺見未來之一二。藍將軍,我今日來此,非為炫耀神通,而是出於一片赤誠之心,希望能為將軍及無辜之人,鋪設一條生路。至於信與不信,全在將軍一念之間。”

說罷,劉浩嶼站起身,身形挺拔如鬆,走出了藍玉的中軍大帳。大帳外白無雙,一襲白衣勝雪,眸光清澈,仿佛能洞察世間萬物。兩人相視一笑,無需多言,默契已生。

劉浩嶼輕揮衣袖,一股清風拂麵而來,帶著幾分仙逸之氣,他與白無雙身形一展,禦劍而起,化作一道流光,好似穿透了中軍大營的天空,直衝雲霄,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藍玉望著他們離去的方向,久久未語,心中波濤洶湧。他深知,自己正站在一個曆史的十字路口,每一步都將決定自己乃至無數人的命運。劉浩嶼的話,如同一記重錘,敲響了他心中的警鍾,也讓他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選擇與未來。

夜,更深了。藍玉走出大帳,仰望星空,心中既有釋然也有不甘。他明白,權力與榮耀雖好,卻也是一把雙刃劍,能傷人,亦能傷己。若真能如劉壯士所言,急流勇退,或許能保全自身,更能護佑家人與部下的安寧。但這份舍棄,又何其艱難?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藍玉的心中充滿了掙紮與矛盾。他多次回憶起與劉浩嶼神奇般傳入他耳中的話語,每一次回想,都讓他對未來多了幾分清醒與決絕。最終,在深思熟慮之後,藍玉做出了決定——他要以大局為重,以家族與部下的安危為先,選擇在那輝煌與危險交織的時刻,悄然隱退,讓曆史的洪流帶走那些本不屬於他的榮耀與負擔。)

(於是,當朱元璋的封賞如期而至,藍玉以一種出人意料的姿態,向皇帝請辭,稱自己年邁體衰,難以再勝任軍中重任,懇請告老還鄉,頤養天年。這一舉動,震驚了朝野上下,也讓朱元璋心中暗自鬆了一口氣,對藍玉的信任與猜忌,在這一刻似乎找到了某種微妙的平衡。)

(而藍玉,則在一片不解與惋惜聲中,帶著對過往的懷念與對未來生活的期盼,遠離了大明的權利旋渦……)

劉浩嶼和白無雙兩個人又回到了山峰之巔……“無雙妹妹,我這次出來遊曆,已經有十幾年的時間了,接下來我們順不同的路線往回走,回到應天府看一看我哪些超市連鎖店如何了?然後我們再繼續向南方遊曆怎麼樣?”

“好的,浩嶼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