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轉眼之間又過去兩年(2 / 2)

劉浩嶼與白無雙緩緩降落在不遠處,他們的到來並未驚擾到這位勤勞的樵夫。直至兩人走近,禮貌地詢問起當前的年歲,那樵夫才放下手中的活計,抬頭望向這兩位衣著不凡、氣質脫俗的年輕人,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即便以淳樸的笑容回應:“哦,兩位可是從遠方而來?如今已是大明洪武十八年,歲月如梭,轉眼又是一載春秋啊。”

聞言,劉浩嶼與白無雙心中不禁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情感。現在都是大明洪武十八年,這個在曆史長河中或許隻是輕輕一筆的年份,對於他們而言,卻意味著一段漫長的修煉終結,不知不覺他們倆竟然在古人的道場裏修煉了差不多兩年的時間才醒過來……

“多謝兄台相告,我們二人誤入此境,幸得指引,方能明了時局。”劉浩嶼拱手作揖,言辭間滿是感激。白無雙亦是以微笑頷首,眼中閃爍著對這位樵夫樸素智慧的敬佩。

樵夫擺擺手,笑道:“無妨,山野之人,能助兩位一臂之力,亦是緣分。兩位若需進一步了解世事,不妨前往附近的小鎮,那裏或許有更多的信息等著你們。”

於是,在一片溫馨的道別聲中,劉浩嶼與白無雙再次踏上了旅程,但這一次,他們的腳步更加堅定,心中有了明確的方向。

“無雙妹妹,現在既然已經是大明洪武十八年了,我想直接先去東北再去捕魚兒海……,等我們到了捕魚兒海,去那裏看看草原和湖泊……”

“好的,浩嶼兄反正我們隻是遊曆,現在向東北的方向走也是一樣遊曆。”

通過後世的曆史記載,藍玉在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春,率領大軍到達慶州,並且得知北元大汗脫古思帖木兒的行在正位於捕魚兒海。藍玉便命令將領王弼為前鋒,直接率兵前往襲擊北元大營。

由於北元以為藍玉大軍缺乏補給,不能深入草原,所以沒有任何防備,加之當天大風揚沙,使得北元沒有發現明朝的軍隊。四月十二日,明朝大軍突然出現,北元軍隊猝不及防,在交戰中很快潰敗。

此戰役中,藍玉率領的大明朝軍隊取得了重大勝利,除了脫古思帖木兒與其子天保奴等數十人騎馬逃脫外,7萬多北元士兵、宗室貴族被明軍俘虜。此外,明朝軍隊還繳獲了大量寶璽、圖書、牌麵、戰馬、駱駝等戰利品。

捕魚兒海之戰的勝利,奠定了大明朝在東北等地的統治,而北元方麵勢力日漸衰弱,內訌不斷,最終退居塞外,數年後分裂為韃靼與瓦剌……

捕魚兒海之戰是明朝終結北元政權的重要戰役之一,這場戰役發生在今天的貝爾湖地區,標誌著北元朝廷的徹底覆滅,也使得元朝的黃金家族徹底滅亡。(大明時期的捕魚兒海,指的是現代社會的呼倫貝爾大草原南側的貝爾湖地區,所以劉浩嶼沒有去現在的甘肅和寧夏的交界處慶州去找藍玉。)

在大明洪武十八年(即公元1385年),在政治與司法上發生了郭桓案:戶部侍郎郭桓等人,通過同各直省的官吏作弊,盜賣官糧,涉案金額巨大,對經濟領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明太祖朱元璋將六部左右侍郎以下之人全都處死,總計被殺人數達三萬餘人。此外,為了追贓又牽連到全國各地的地主,造成許多地主破產。為了平息民怨,朱元璋還將審刑官吳庸等人處死。

此案是大明初四大案之一,對大明朝政治、社會和法律製度產生了深遠影響,有效打擊了當時的貪汙受賄風氣,改善了社會風氣和政治氛圍。

在文化與社會方麵,《魚鱗圖冊》問世:該圖冊是古代為征派賦役及落實戶口而編製的土地登記冊籍,因圖上所繪田畝,狀如魚鱗,冊籍體式仿照魚鱗冊式,故稱魚鱗圖冊。這一製度的實施,對於明確土地權屬、防止官員侵占土地等方麵具有重要意義。

在大明洪武十八年這一年,明朝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領域都在穩步發展,是一個在政治、司法和文化方麵都發生了重要事件的年份,其中郭桓案的影響尤為深遠。

這些事件不僅反映了大明朝初期社會治理的嚴峻性和複雜性,也體現了明太祖朱元璋在鞏固政權、打擊貪汙腐敗方麵的決心和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