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州府城的繁華街頭,劉浩嶼的身影顯得異常孤獨。他本是一個來自現代社會的遊子,偶然間踏入了這座千年古城,恰逢千金小姐拋繡球招親的盛事。那是一場熱鬧非凡的盛宴,人群湧動,歡聲笑語,然而他卻如同置身事外,隻是靜靜地站在一旁,看著這一切。
拋繡球的場景如同畫卷般展開,那繡球在空中劃過一道優雅的弧線,最終落入了一個意想不到的人手中——一個衣衫襤褸的乞丐。這一幕讓在場的所有人都為之驚愕,而劉浩嶼隻是淡淡地笑了笑,轉身離開了那個熱鬧的現場。
他順著古老的街道繼續前行,青石板路蜿蜒曲折,兩旁的古建築訴說著歲月的滄桑。街上的行人絡繹不絕,或行色匆匆,或悠閑漫步。然而這些與他無關,他隻想找到一片屬於自己的寧靜之地。
就在此時,前方突然出現了幾個彪形大漢,他們身材魁梧,氣勢洶洶地攔住了劉浩嶼的去路。“這位公子請留步,我家老爺有請。”為首的大漢沉聲說道。
劉浩嶼微微一愣,他並不認識這個人嘴裏所謂的“老爺”,也不明白自己為何會被邀請。他疑惑地問道:“我剛剛到徐州府城不久,我又不認識你家老爺,你老爺請我幹嘛?”
大漢解釋道:“這位公子,你剛才是不是在小姐拋繡球的現場了?”劉浩嶼點了點頭,表示承認。大漢繼續說道:“公子,你誤會了。剛才小姐是準備把繡球拋給你的,沒有想到卻落到了那個臭乞丐的手裏了。”
劉浩嶼聞言,心中不禁有些驚訝。他從未想過自己會成為這場招親活動的焦點,更未想過會與那位千金小姐有所瓜葛。他搖了搖頭,淡淡地說道:“這也許是天意吧,你家小姐和那個乞丐有緣。”
然而大漢卻並不打算就此罷休,他恭敬地說道:“公子請隨我們走一趟吧,回去後我們也好向老爺交差。具體接下來要怎麼做全憑公子你自己的決定了。”
劉浩嶼沉默了片刻,最終點了點頭。他明白自己無法拒絕這個邀請,也想知道那位神秘的老爺究竟有何意圖。於是,他跟隨大漢們穿過繁華的街道,來到了一座宏偉的府邸前。
這座府邸氣勢磅礴,門庭若市。府內的花園中鳥語花香,假山流水相映成趣。劉浩嶼跟隨大漢們穿過長廊曲徑,來到了一間寬敞的書房前。書房內擺放著各種珍貴的書籍和文玩古董,透露出一種高雅而莊重的氣息。
書房的主人正是一位年約五旬的中年男子,他麵容慈祥,舉止優雅。見到劉浩嶼後,他微笑著說道:“公子請坐。”劉浩嶼依言坐下後,中年男子開始詢問起他的來曆和背景。
在交談中,劉浩嶼得知這位中年男子就是徐州府的有錢的一個員外。他之所以邀請劉浩嶼前來,是因為他在拋繡球現場看到了劉浩嶼的出色表現。他覺得劉浩嶼不僅才貌雙全,而且舉止得體、風度翩翩,是一位難得的人才。因此他有意將女兒許配給劉浩嶼為妻。
然而劉浩嶼卻並沒有立刻答應這個提議。他深知婚姻大事非同兒戲,需要慎重考慮。於是他向有錢的員外說:“老先生,自古以來拋繡球招親,不是全憑天意嗎?既然繡球被那個乞丐得到了,說明這是天意,你們難道不是順從天意嗎,我觀那個乞丐隻是衣衫襤褸,其實他也是一表人材不行,不信的話你將他沐浴更衣之後,確保就是另外一番模樣了,也許他是一個懷才不遇的大才子,自古以來就有才子配佳人啊……”
“公子你說的不錯,可是我女兒說隻是看上你了。”
“老先生大明的婚姻法規定,男婚女嫁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既然你女兒采取拋繡球招親,就應該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繡球落到誰那裏她就該嫁給誰為妻,俗話說嫁乞隨乞,嫁叟隨叟,這不是自古以來延遲下來的規矩嗎?你家姑娘難道想反悔她當初拋繡球的初衷不成?”
“這位公子你說的都合情合理,可是我家姑娘太任性了,這次的拋繡球招親就是她自己獨出心裁,我也拿他沒有什麼辦法……”
“哦,那個接到繡球的乞丐現在在哪裏了?不會被你們給打發走了吧,如果是那樣的話,我認為你家姑娘就錯失了一個極佳的姻緣喲!”
“公子此話怎講?那個乞丐現在還在前院的一間客房裏不願離開,他說既然得到了繡球,就是他和我家姑娘有緣,今生非要娶我家姑娘……”
“老先生,你也非等閑之輩,在徐州府城裏能有這片家業,必定有過人之處。”劉浩嶼站起身來,向老員外拱手施禮。他的聲音溫和而有力,仿佛春風拂麵般令人心曠神怡。
老員外微微一笑,頷首示意。他早已看出劉浩嶼非同一般,於是也恭敬地回禮道:“公子過獎了,老夫不過是勤勤懇懇地經營家業罷了。”
劉浩嶼輕輕搖動折扇,繼續說道:“老先生,你可曾想過?一般的乞丐能在你麵前說出那樣慷慨激昂的話嗎?他必定是一個才子或者是一個武功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