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裏,李浩嶼也感慨剛才見到過的那個中年男人,是在朱元璋建國前當的兵,要是朱元璋建國後他去當兵,也許就不要退伍回家了……
劉浩嶼正沉浸在深深的思緒之中。他的目光如炬,似乎能穿透時間的迷霧,追尋著過往的足跡。此刻,他並沒有停下腳步,而是繼續向前,行走在曆史的脈絡上,一步一景,一景一情。
日頭高懸,陽光灑落在大地上,斑駁的光影在劉浩嶼的腳下跳躍。他踏過了一片片古老的土地,仿佛能聽到曆史的呼吸聲,在耳邊低語。他的心中充滿了對未知的渴望和對過往的懷念,這種複雜的情感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動力,推動著他不斷前行。
終於,他來到了那個傳說中的地方——大明洪武八年的揚州城。這座古城,在曆史的長河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它見證了過去一個個帝國的輝煌與衰落,也承載了無數人的悲歡離合。如今,雖然時光荏苒,但揚州城依舊屹立不倒,仿佛在訴說著那些塵封已久的故事。
劉浩嶼站在城門前,凝視著這座古老的城池。他仿佛能看到那些繁華的街市、熱鬧的茶館、繁忙的碼頭,還有那些身著華服的達官貴人、忙碌的商賈小販、悠閑的文人墨客。他們或行色匆匆,或駐足觀賞,或談笑風生,構成了一幅幅生動的曆史畫卷。
他邁開腳步,踏進了這座古城。街道兩旁的建築古樸典雅,青石板路散發著歲月的滄桑。他走過了一條條小巷,穿過了一片片古宅,感受著這座城市的脈搏。他仿佛能聽到那些古老的傳說在耳邊響起,感受到那些曆史人物的氣息在周圍彌漫。
在揚州城的某個角落,劉浩嶼遇到了一位老者。這位老者滿頭白發,但精神矍鑠,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他向劉浩嶼講述了這座城市的過往,那些曾經的輝煌與榮耀、沉淪與掙紮。劉浩嶼聽得如癡如醉,仿佛自己也成為了這座城市的一部分,與它共同經曆了那些風風雨雨。
夕陽西下,餘暉灑滿了揚州城。劉浩嶼站在城牆上,眺望著遠方。他看到了那些古老的建築在夕陽的映襯下顯得更加莊重肅穆;他看到了那些忙碌的人們在夕陽的餘暉中漸行漸遠;他看到了那些曾經的故事在夕陽的照耀下愈發清晰。
此刻的劉浩嶼,心中充滿了感慨和思考。他意識到,自己與這座城市之間有著一種特殊的聯係——他們都在曆史的長河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記。這座城市見證了太多人的成長和變化,而他現在依然來到了這座城市。
傍晚時分,天空如同被丹青妙手點染,金黃與橙紅交織,綻放出絢爛的光彩。微風輕輕吹過,帶來了遠處運河的濕潤氣息和揚州特有的酒香。劉浩嶼踏著石板路,行走在古城的街巷間,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激動與期待。
他來到了一家名為“醉月樓”的酒樓前。這座酒樓古樸典雅,雕梁畫棟,飛簷翹角,盡顯大明風華。門前懸掛的燈籠在夜色中搖曳生姿,發出柔和的光芒,為這座古城增添了幾分神秘與浪漫。
劉浩嶼步入酒樓,隻見裏麵賓客如雲,熱鬧非凡。他找了一個靠窗的位置坐下,點了幾樣揚州的特色小菜和一壺美酒。不一會兒,菜肴和美酒便擺上了桌。他細細品味著這些佳肴,隻覺得口感鮮美,回味無窮。而那一壺美酒更是香醇可口,讓他陶醉其中。
在品酒賞景的同時,劉浩嶼也留意著酒樓中的其他客人。他們有的低聲細語,有的談笑風生,有的則是獨自飲酒沉思。他想象著這些人或許是大明的文人墨客、商賈巨富或是江湖豪傑。他們在這座古城中留下了自己的足跡和故事,讓後世的人們為之讚歎不已。
劉浩嶼的目光穿過窗戶,投向了遠處的運河。隻見河麵上波光粼粼,一艘艘船隻來來往往,忙碌而有序。他想象著這些船隻或許正載著來自四麵八方的商人和貨物,為大明的繁榮貢獻著自己的力量。而這座古城也因為運河的繁榮而變得更加生機勃勃。
此時,一陣悠揚的琴聲傳來,打斷了劉浩嶼的思緒。他循聲望去,隻見一位身著青衫的書生正在彈奏古琴。琴聲婉轉悠揚,如同天籟之音,讓人心曠神怡。劉浩嶼不禁為之動容,他閉上眼睛聆聽這美妙的琴聲,仿佛置身於一個仙境之中。
在這美妙的氛圍中,劉浩嶼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傍晚。他感受著這座古城的曆史底蘊和文化氣息,品味著美酒佳肴和琴聲悠揚。他仿佛與這座古城融為一體,成為了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夜幕降臨,劉浩嶼依依不舍地離開了醉月樓。他走在路上心中充滿了感慨和留戀。他知道自己隻是這座古城的一個過客,但這段時光卻將永遠留在他的心中。他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裏,他會時常回憶起這個傍晚,在大明洪武八年間的揚州古城裏所度過的美好時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