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人在屋簷下怎能不低頭(1)(1 / 3)

人人都想挺直腰板,堂堂正正做人,但很多時候環境的惡劣迫使我們不得不低下高昂的頭顱,否則就會碰得頭破血流,眼冒金星。

正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失意時的低頭彎腰正是為了得意後的昂首挺胸,人要學會韜光養晦,學會忍辱負重,才能在複雜險惡的社會環境中保全自己,並為日後爭得出頭的機會。

1.“敗”在一時,贏得一世

當別人的“老子”當然好,可以指手畫腳,可以高高在上,但不是什麼時候都能當“老子”的,很多時候人難免會失意,這就要有點“心機”,先當“孫子”,以求日後卷土重來,東山再起。

什麼是真正的強者?或者說有沒有一種被人公認的強者的準則?人們對此眾說紛紜,一種人認為強者即力量的強大者,權力處在巔峰,占據老大的位置即為強者;另一種人認為世上並無永恒的強者,強弱是相對的,一個人在某方麵的強大或許正掩蓋了其他方麵的弱點。正因為如此,很少有人能在第一把交椅上永遠坐下去。

強者不會永遠強大,弱者也不會一輩子永遠弱小,強弱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相互轉化的,當你還不是強者時應該示弱,該當“孫子”時就當“孫子”,千萬不要強出頭當“老子”。

漢朝開國皇帝劉邦就是一位很會示弱當“孫子”的人物,但這並不影響他最後成為了漢朝的創立者;而項羽英雄蓋世,處處逞強,卻最後成為了垓下之鬼。這兩種不同處世方法所帶來的不同命運,很讓後人很值得深思。

楚漢相爭之前,項羽與劉邦說好了先入關者為王,但項羽遇上秦軍主力,戰爭異常激烈;而劉邦卻一路順暢,隻遇上秦兵的些許抵抗,所以得以先入關。

可是項羽哪裏肯做這種吃虧上當的事,明明是自己破釜沉舟殲滅了秦軍主力,到頭來卻被一個無賴做了王者,豈不叫天下人恥笑,加上項羽的謀士範增又火上澆油,說:“劉邦在山東時,貪財好色,如今進了關中,卻變成了另一個人。既不收取財物,又不親近女色,由此可見,他的野心不小啊!”

因為劉邦經常自詡頭上有天子氣,範增又添油加醋挑起項羽的怒火:“我仔細觀望了雲氣,隻見劉邦頭頂上五彩繽紛,顯現出盤龍臥虎的形勢,這可是天子的征兆。”

這一說,把項羽氣得火冒三丈,下定決心要將劉邦除掉。

當時,項羽的兵馬四十萬,駐紮在鴻門;劉邦的兵馬隻有十萬,駐紮在灞上。雙方相隔隻有四十裏地,兵力懸殊,力鬥的話肯定不是項羽的對手。

這時劉邦的謀士張良獻計說:“項羽是一個吃軟不吃硬的人,你要向項羽道歉,並裝作很服從他的樣子,這樣才能平息他的怒火,平息了他的怒火,他就不會殺你。”

劉邦想了一想,沒有其他的辦法,隻能如此。

劉邦挑個日子,帶了一百多個隨從,到了鴻門去拜見項羽。劉邦一見項羽,滿臉堆著諂媚的笑說:“我跟將軍同心協力攻打秦國,將軍在河北,我在河南。我自己也沒有想到能夠先入關。今天在這兒和將軍相見,真是件令人高興的事。哪兒知道有人在您麵前挑撥,叫您生了氣,這實在太不幸了。”

項羽見劉邦低聲下氣成“孫子”的樣子,滿肚子氣也消了不少。劉邦見項羽心軟了,才大鬆一口氣。後來劉邦巧妙地設計逃離了這個是非之地。劉邦的這一示弱當“孫子”為他的日後東山再起奠定了基礎。

公元前206年,在諸強一起推翻秦朝以後,項羽分封天下諸侯,自立為西楚霸王,封劉邦為漢王,屬地為巴蜀。

劉邦並沒有因為被項羽分封在這路途遙遠的窮山惡水而意誌消沉,在其得力謀士的輔佐之下,劉邦“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在漢中勵精圖治,積蓄力量,等到有了與項羽相抗衡的軍事實力後,突然殺出漢中,將項羽打得大敗,逼得一代楚霸王在烏江也拔劍自刎,為後人留下了無盡的遺憾和思索。宋代詞人李清照在一首詩中寫道:“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正是道出了這種後人的遺憾之情。

楚漢之爭這段恢宏的曆史雖然成了過眼煙雲,但它留給後人的意義和教訓卻發人深省。

劉邦遇強則避,適時示弱裝“孫子”,卻最終開創了四百年的漢朝基業,成為中國曆史上漢唐盛世的開山之人。而楚霸王項羽雖然英勇蓋世,卻放不下自己的架子,不肯過江東以圖東山再起,為後人所惋惜和感歎。

從楚漢相爭看來,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強者,也沒有絕對的弱者。項羽處處逞強,最終難以坐得天下;劉邦懂得適時示弱,因而在秦末亂世最終勝出,開創了四百年的大漢江山。我們由此可以推出,那些所謂的“弱者”是在不該當“老子”時絕對不逞英雄氣概,但一旦得勢就抓住機遇、把握方向,一舉強攻以獲得成功。這就是笑到最後才笑得最好的道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