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再遇(1 / 2)

蕭若清和秦越瀾好奇心雖然很強,但是還沒至於對這一點點小事,便花癡起來沒完的地步。今日在無意之中看到了那年輕公子果然和興國關的守衛有關係,甚至還隱隱有淩駕於上的意思,驗證了他們之前心裏的一點小小猜測,這便可以了。再多的,深究起來,也就沒有什麼意思,沒有什麼必要了。

在興國關休養了兩天,蕭若清和秦越瀾便決定繼續向著零陵平原的深處前進。不過,可能是他們剛剛休整過的原因,趕起路來便不再像之前那麼焦急,而是可以輕輕鬆鬆地欣賞這興國的種種。不知是不是由於氣候的原因,還是由於什麼別的,越是往北,樹木就越顯得高大,森林也就越顯得茂密,氣候也就更加的冷。整個零陵平原,看得出是經過了極其嚴密的規劃的,兩人途經的每一個小城鎮都建了極高的堡壘,城鎮之間驛站之類也有駐軍,冬天便在這廣袤的土地上操練。

蕭若清看了這些,心中不禁暗歎,真是不知道這興國的軍隊是天生如此彪悍,還是他們已經是在為攻打南魏做準備,想到這裏不禁暗暗搖頭,抬眼看向了秦越瀾。不過秦越瀾的表現比起蕭若清的想象要冷靜得多。其實,這麼久以來,秦越瀾一直滿心想著的都隻是蕭若清而已。國家、家庭之類,對於他來說,又有什麼意義。當年讀書讀到一半,忠君愛國的思想還沒有被灌輸徹底,卻遭逢大變,生活從那時開始急轉直下。到了後來,不回去報複,就已經很不錯了,哪裏還有為他們擔心著急的道理,在他的眼中,最重要的終究隻是那一個人罷了。這個人到了哪裏,哪裏便是他的家,哪裏便是他要守護的地方。

就這樣,兩個人一路感歎著,來到了零陵平原的重鎮零陵城。

這個城市比起之前兩人路過的那些個小城鎮要好得太多,比起興國關,也少了幾分肅殺之氣。不過,這城市裏街上的男人們大都身體強壯,雖然不一定要說人高馬大,卻也遠非南魏那些個書呆子可以比。

由於零陵城的地理位置決定,這裏便是南魏和北興商業交易的最重要的集散地,因此這裏的坊市也十分熱鬧。好多小孩子在這新年過後總還是要纏著自家的父母來此,不一定非要買回家裏什麼東西,但是能夠多看幾眼來自南魏那些精致的、美麗的物事,也是十分享受、十分快樂的事情。

蕭若清和秦越瀾如今便走在這樣的地方。之前打聽了一下,大部分的零陵百姓都對這個坊市都讚不絕口,一聽兩人是初次來此,便極其熱情地推薦。隻不過,在這兩個曾經在南魏生活了將近二十年的正宗南魏人看來,這些東西,實在是粗陋得很。果然如大多數人傳說的那樣,北人雖然好武,卻不通文藝。

隻逛了一小會,蕭若清便對這些東西失去了興趣。在這個坊市裏逛來逛去的也多半是零陵城的中下階層的人。真正有渠道能夠獲得這些東西的上層社會,自然也是不會稀罕這些的。

走著走著,蕭若清便要拉著秦越瀾進旁邊的酒樓裏休息。秦越瀾自然是好脾氣沒有意見。這興國的酒樓也很有意思,經常在裏麵會見到各種各樣的賣藝或是說書的人。這在南魏是完全不可想象的。南魏人人都讀書,女人都能歌善舞,根本就無人願意來這不大正式的地方來欣賞這些不大正統的東西。但是,這些在興國,卻異常地受到歡迎。從這個側麵,也可以看得出興國和魏國的不同文化,不同理念,和不同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