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八章 北上(3 / 3)

當然,殷鵬也沒有懷疑盧澤所的話。

第一是鼇山島水戰已經證實了大梁掌握更高水平的蓄力材料的鑄製技術,第二他與王文謙這些年也有找匠師在楚州試製過精鋼鐵胎長弓,實在是通過傳統的回火淬火處理,太難將精鋼|弩臂整體的強韌度掌握到恰到好處了,致使造成一把能用的鐵胎弓,性能並不能超越傳統的拓木強弓不,成本卻是遠遠高過拓木弓。

他也知道韓謙很早就嚐試製造鐵胎弓臂、弩臂,也有一些成品裝備軍中,但射程、穿透力,並不見得比傳統的弓|弩更優越,卻沒想到大梁竟然通過簧板結構,將多層相對容易淬火處理的彈性長鋼片錮扣的方式,將傳統的重型床子弩射程提高近一倍。

殷鵬已被征辟為軍情參謀府郎官,更不要他還是成功已久的宿將,這些軍中一般保密級別的事情自然沒有必要瞞他。

再了,盧澤僅僅是解釋原理,而從知道原理到批量鑄製實物,沒有這十多年在新學匠術之上持續不斷的積累,也是做不到的。

不過,這種新的簧臂式巨弩成本還是太高,目前還不適宜於普通單人弓|弩的鑄製,但與旋風炮一樣,在冷兵器時代,四百步射程的簧臂巨弩都可以稱得上重型戰械了。

即便成本高昂,在鑄製過程鐵料的浪費極大,也值得批量製造。

韓謙目前下令東湖、淮陽兩座兵甲戰械工坊全力製造新式弩械,但一年也生產不了幾十架。

目前最大的好消息,去年這種簧臂式巨弩能夠量產時,韓謙決定優先裝備水軍,現在梁楚和談成功,不僅後續生產的簧臂式巨弩將優先裝備北線的主力步戰旅,趙無忌率何柳鋒、馮璋兩部兵馬北上時,直接將棠邑水軍現有五十架中的三十架簧臂蠍子弩、簧臂床子弩,直接從戰船上拆下來拖走了。

新學書籍正式定名為配重式投石機的旋風炮,雖然能將石彈及火油罐投擲到四五百步遠,但旋風炮結構巨大笨重,無法用於野外接觸戰及快速攻城作戰之中。

以往棠邑雖然極力將旋風炮的製造組件化,更方便運輸安裝以及拆卸,使之在戰場上能得到更廣泛的應用,這也是諸家近年仿效的重點,但還是沒有辦法完全克服其笨重、投入戰場就不便移動、易為敵軍突擊兵馬摧毀的弱點。

殷鵬想象中不出,當東梁軍這個冬季,在潁水東岸的冰雪地裏,遭遇到陣列裏裝備用輕便戰車拖拽就能迅速移動的簧臂式蠍子弩、簧臂式床子弩的大梁主力作戰旅,內心將是何等的苦澀。

進入嵩山南麓與伏牛山北麓交錯的山區,看到沿途一座座新架的鐵梁橋,再聽韓道銘懷疑少年時期北上求學時走這段路的艱難,殷鵬更能深刻體會王文謙所的攻陷關中、下將一統於大梁的深刻含義。

並非此時的大梁就沒有一統下的基礎,實是關中不下,河洛的形勢太笨拙了,致使不多的兵馬需要分散到太多的方向上,幾乎每個方向上都處於被動的防禦形勢之中。

唯有奪下關中,才有更廣闊的縱深腹地,才能將有限的精銳兵馬集中到有限的兩三個方向攻城略地。

年初韓謙不計傷亡的死守伊洛河口,主要也是河洛沒有留出多少縱深腹地來,虎牢關、鞏縣不守,退到偃師、洛陽,除了叫敵軍在伊洛河站住腳是一方麵,更主要的是河洛的農耕生產將會受到毀滅性的打擊。

目前不要河洛地區七八十萬民眾了,僅河洛駐軍、將吏及家十數萬人,每年所需要的口糧就高達上百萬石,倘若都需要從南線通過運輸成本極高的陸路驛道運來,都極有可能將摧毀掉大梁目前岌岌可危的財政平衡。

目前雖軍資開銷透支嚴重,但韓道銘、殷鵬他們進入伊川縣,看到伊河兩岸田畦地裏的莊稼微微泛黃,再有十半個月就將進入收割的季節,心寬了不少。

這時候更能體現年初守伊洛河口的意義了。

不僅孟津、偃師以南地區逾八九百萬畝的農耕生產沒有中斷,秋糧收割之後,能在接下來一年裏為河洛地產提供總計約有一千多萬石的糧食(河洛農耕種植主要是一季收成,人均占田高,但戶均產糧卻低於南方),而在推行新製之後,極大減少世家宗閥及大中地主等地方勢力居中霸占大量的資源,中樞就能通過征稅及統購等方式,從河洛地區直接籌措到逾兩百萬石的糧食,基本上能滿意河洛地區的駐軍及洛陽城市居民的糧食供給。

此外,拒敵於伊洛河口之外,使得近一百萬畝的將卒家屬配田,也趕在五月之前完成,配合兩次防守戰事的勝利,河洛軍心算是穩定下來。

更難得的是一批新的礦場工坊在伊洛河兩岸建造起來,洛陽的工礦生產目前已經大體恢複到河朔驚變之前的水平,後續需要更精細化的發展,將洛陽的工礦生產全麵提升到與東湖、敘州看齊的水平,這還需要兩三年的時間。

大梁第一儲蓄局,與韓謙、與大梁的命運已經捆綁到一起,即便目前透支越嚴重,但這隻是代表大家在一起捆綁得越深。

而就算不奢望一統下,隻能韓謙能穩定住當前的局勢,大梁第一儲蓄局的透支也能很快彌補上,保障各家的利益不受損。

目前最關鍵的還是內部的糧草、煤鐵等物資生產不能中斷。

隻要內部的物資生產供應充足,即便從大梁第一儲蓄局支借錢款擴大軍需物資購買的方式,因為透支嚴重,耗盡大梁第一儲蓄局存儲及資本金而失效,韓謙一紙國詔,以他此時的權勢聲望,由官錢局以更廉價的方式鑄造錢幣,以及對境內的工商及農耕生產全麵加征、推行更嚴格、更全麵的榷賣製度,確保大梁的資源全麵往軍方傾斜,也不是多困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