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溫占玉看來,梁師雄在滎陽掘堤潰水,是守軍的一個戰術動作,就像韓謙當年在烏金嶺暗築冰壩最後潰衝壽州軍。
即便朱裕那邊能提前察覺到這一狀況,後續也極有可能對梁軍進攻滎陽城會造成很大的麻煩,很可能會拖慢梁軍進攻河洛的步伐,使得關中局勢越發的圍困,但溫占玉看來,韓謙對這一狀況有所預料才是啊。
就算沒有蒙兀人相助,梁師雄也是梁國名將,怎麼可能沒有一點手段?
“動不動就大驚怪的,某些人是不是有言過其實了?”曹霸撇著嘴道。
雖然這些年他在棠邑軍手裏吃過很大的苦頭,但感覺上都不如被送入軍學院更令他感受折磨,隻要有機會,曹霸還是忍不住會冷嘲熱諷一番,溫博也極為無奈。
“侯爺是覺得這事還有什麼異於尋常之處?”溫暮橋蹙著眉頭,開口問道。
“侯爺擔心魏州叛軍的用心,不簡單是掘堤潰衝滎陽附近的地區,隻是工造司、工師院有關禹河(黃河)的水文資源太有限,有些事情還不能死,”溫博道,“不過,侯爺已經先派霍肖騎快馬趕往壽春見郭端鐸,要郭端鐸即刻派人去聯絡梁帝。倘若梁國工部主管河務的郎中官沒有禹河滎州河段及鴻溝西側具體的水文地理資料,則要兩家立即派人潛入敵境進行實地測繪……”
“沒有這麼嚴重吧?”聽溫博及眾人新年後第一在未雨閣議事的推測,曹霸都有些被嚇到了,咂著嘴道。
“現在必需要有第一手禹河滎陽段的水文數據才能做後續的判斷,”溫博道,“倘若滎陽段的河床,已經懸出南岸,大堤一旦掘開,意味著禹河將徹底變道!而倘若蒙兀人或梁師雄最初的算計是迫使禹河改善,那即便河床沒有懸出南岸,但隻要積淤足夠嚴重,他們也能在決口下方征用數以萬計的民夫,堆土塞河,強迫禹河改道!”
“侯爺是猜測蒙兀人要搞浮山堰!?”溫淵驚問道。
“浮山堰是什麼東西?”曹霸問道。
“你這個不學無術的蠢貨,整在課堂上都隻知道睡覺,要是在侯爺麵前,你問出這樣的蠢話,侯爺直接將你的都虞侯將銜給捋掉,我都沒臉替你求情。”溫博哭笑不得道。
“你知道浮山堰到底是什麼東西?”曹霸扯著溫淵的衣襟問道。
“年前侯爺親自到軍學院授課,提及幾個大型土木工程在戰事中的應用例子,浮山堰一事重點講解過來,你當時可能躲在薛川身後睡著了。”溫淵聲的道。
“溫淵,你快去拿講義給這憨貨看,省得到壽春後給我丟人現眼。”溫博氣憤道。
“侯爺也都過那是旅及鎮軍主將必需要學的科目,我隻想著要能率領一兩千兵馬衝鋒陷陣就滿足了,需要學哪些作甚?”曹霸道,“你們都這麼嚴肅,不會是這鬼撈子浮土堰真的很厲害?”
除了稍作收拾外,溫博也要等第一批侍衛武官先進行集結,最快最快也要到黑後才有可能出城趕往壽春,跟先行的韓謙等人會合。
他暫時也沒有事情做,便耐著性子跟曹霸講解浮山堰是怎麼回事。
浮山堰的建造要追溯到四百多年前,當時的南朝梁武帝蕭衍為了從北魏手裏奪下戰略要地壽陽(壽春),派人在壽陽下遊臨淮縣境內的浮山築攔河大壩,意圖堵塞淮河,使淮河水倒灌壽陽城,迫使魏軍撤出淮河南岸。
當時南梁軍征用軍民二十萬人,南起浮山北抵潼河山,從兩端填築土方,曆時兩年建成。
浮山堰建成之初,對魏軍的威脅確實是極大,蓄水不久,壽陽城就被大水圍困,迫使魏軍棄城退入北麵的八公山,上遊數百裏內更是一片汪洋,但很可惜浮山堰僅存在四個月,就被大衝毀。
最終的結果並沒能對魏軍造成致命的威脅,反倒使當時的南梁軍控製區域,受到大水潰衝之災,軍民死傷無數。
“浮山堰不是沒成嗎?”曹霸道。
“浮山堰未成,但不意味著梁師雄在滎陽圖謀不成,一切還是要具體的水文資料,這也是要你們這些高級將官到軍學院受訓的關鍵原因。”溫博語重心長的道。
“你們還不是開始都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需要侯爺提醒?”曹霸嘀咕道。
溫博差點被這憨貨氣死掉,卻又無法反駁他這渾話。
“侯爺召集我們去壽春,是不是要準備出兵,聯合梁軍進攻滎陽?”曹霸想要有仗可打,骨髓子裏都透著酥麻,比弄娘們都爽利。
“不大可能。”溫博搖了搖頭,道。
雖然韓謙這麼短的時間裏也沒有辦法對後續的影響都推敲明白,但溫博自有他的判斷。
梁師雄並非弱將,再多的兵力,也很難在禹河水勢大漲之前產滎陽城攻下,更何況整件事又極可能是蒙兀人與魏州叛軍聯手為之,那填多少兵馬進去,都有可能會受到重挫。
溫博也不跟薛川他解釋太多,黑著臉要他們先認真思量這事對梁國西南部及淮西北部可能會有直接影響。
地理、算學、工造等科目是中高級武官進入軍學院培訓必修,薛川、溫淵二人學得頗為認真。
在溫博點破禹河積淤嚴重,河床有懸出南岸平地的可能之後,後續的影響也能進行相應的推演。
禹河(黃河)一旦徹底往南改道,鴻溝、沙潁河沿岸地區受災會有多嚴重,這個並不難想象,但除了中原戰局將變得更惡劣以及更混亂外,淮西也將不避免的會受到直接的深遠影響。
這主要也是受潁河口位於壽春以西的地理位置所決定。
壽春北部的硤石口都不到七十丈寬,這種極特殊的地形,在夏秋雨季時已嚴重影響到淮河上遊來水的傾泄,十年裏卻有七八年會在硤石口以西的淮河兩岸形成大片的滯洪區。
過去十多年間,徐明珍任壽州節度使時,在八公裏及壽春城以西的淮河南岸組織軍民修造大堤,差不多將滯洪區都限製在北岸的潁州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