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繚坐下來及韓謙離開後,曹幹提及的諸多事,也可以是渝州對棠邑這邊的請求,歸總下來為兩點:
第一點是借蜀楚聯軍北伐關中為由,要從敘州購入大量的各類兵甲、戰械,越多越好,至少要能裝備一萬人左右的兵馬;
第二點是希望韓謙在敘州維持辰州危機時的軍事動員,渝州會製造借口,使得敘州能將大部兵馬移駐到婺川河穀,同時也希望韓謙能派派遣郭卻這樣級別的高級將領作為聯絡信使前往渝州。
“渝州那邊除了在起事之前想擴充兵馬,還是想著萬一有什麼意外,能以最快的速度直接從敘州借兵啊,真是打的好一副如意算盤啊!”高紹感慨道,“曹幹有沒有提渝州能給我們什麼回報?”
“渝州這幾年誤判黔江地方對巴南井鹽的需求,致使渝州幾年下來囤積逾二十萬石的井鹽,可以作為兵甲采購款,一次性支付給敘州,或直接運到棠邑來……”馮繚道。
婺川初置縣時,婺川井鹽產量還沒有提升上來,受敘州控製的鹽鐵監院為滿足黔江邊貿所需,以每石兩千錢的高價大規模從巴南采購井鹽,售往黔中地區,第一年采購量便高達六萬石,但第二年就下滑到四萬石,而最近兩年就維持在兩萬石有個意思。
不過,渝州卻一直未料到婺川能大規模生產井鹽,打開頭在巴南鹽場投入人手及物力,便是照年產十萬石井鹽這個目標去的,卻未想手裏會囤積大量的井鹽無法消化。
然而不管怎麼,布匹、井鹽以及糧食都是硬通貨。
渝州有大量的井鹽囤積無法在川蜀腹地銷售,但棠邑製置府控製淮西、敘州三十餘縣、一三四十萬百萬人口以及阮江、黔陽上遊的商路,每年內部及外銷的食鹽卻高達二十六萬石。
婺川受產能限製,每年所生產的井鹽目前也僅能滿足一半,每年還需要從鹽鐵轉運使司高價承接十二三萬石的海鹽。
倘若渝州積囤下來的井鹽,轉移到棠邑製置府手裏,化兩三年時間消化掉,差不多能節省對鹽鐵轉運使近三十萬緡錢的支出。
曹幹代表渝州,這批井鹽僅作價二十萬緡錢,同時還是采購工造局所鑄造的兵甲、戰械,裏裏外外能叫棠邑額外多得近二十萬緡錢的淨利,拋開所謂的大局不談,這已經可以是相當有誠意的條件。
“渝州這也太家子氣了,他們難道不知,敘州進行全麵的軍事動員,要損失多少?”馮翊嘀咕道。
之前為流寇之事對辰州發難,敘州進行過一次軍事動員,現役兵馬一度擴張到八千餘人,其中有五千精銳老卒都是從諸工坊礦場征調預備役兵員,前後持續約三個月,所產生的軍資開銷以及耽誤生產所產生的間接損失,差不多折合錢糧高達十萬緡,換作其他地方都抵得上普通州府一年的歲入。
渝州從敘州購入兵甲戰械卻也算了,還想要敘州進行全麵的軍事動員,保證他們控製不住局勢,能從敘州有兵可借,即便不考慮整件事對周邊州縣所造的負麵影響,僅僅是額外產生的軍資開銷及相關間接損失,就絕對不止十數二十萬緡錢。
這也不怪馮翊抱怨長鄉侯這些人家子氣了。
馮繚苦笑道:“渝州對敘州的動員機製確實缺乏深入的了解,但條件也不是僅有這點——他們會根據敘州動員將卒的規模,初期照每人每月四緡錢的軍資開銷折算兵餉,並會直接先期支付折合二十萬緡錢糧的蜀錦、藥材給我們,後期會保證所拖欠錢糧,均可以西蕃戰馬折算給我們。”
目前敘州是能從黔中、南詔等地收購馬匹,但以山地矮種|馬為主。
黔中、南詔所產的矮種|馬,耐力強,但暴發力不足,適合補充農耕生產所需的畜力不足,卻不適應作衝鋒陷陣的戰馬。
川蜀西臨的西蕃、鬆蕃地區,所產的戰馬,蜀國每年能以茶布鹽鐵等物產易獲得,卻嚴格控製流入大楚。
渝敘兩地通過黔江進行邊貿,長鄉侯也僅同意每年交易一千匹西蕃戰馬給敘州,根本不能滿足棠邑軍擴編騎兵部隊的需求。
這個條件,相當於是長鄉侯王邕一旦篡位成功,便會放開對棠邑軍的戰馬貿易限製。
棠邑軍壯到今日之規模,依舊以步卒為主、水軍為輔,侍衛騎兵總計編三千餘騎,尚不成規模。
然而即便不逐鹿中原,僅僅是據守淮河南岸,淮河上遊往南到淮陽山,中遊往南到巢湖北岸,皆一馬平川。
入春之後一直延續到深秋,淮河浩蕩,有水軍協防,當然不用擔心敵軍能滲透進來,而近五六十年以來,冬季的氣尤其的寒冷,淮河每年差不多都有兩個月的冰封期。
沒有大規模的騎兵參與協防,難不成棠邑以後還能在淮河南岸,從鍾離到潢川以西建造長達逾七百裏的壁壘長垣,以庇南岸的農耕生產?
良種戰馬可以是此時棠邑最為急缺的軍需物資。
聽馮繚這麼,馮翊都忍不住點頭,道:“這還算是差強人意——要不咱們就跟王邕合作得了,反正下糜爛已成定局,也非我們大發善心、想救便能救的,好歹我們也能保江淮之地不受胡騎侵淩。”
“哪有那麼容易的事情,”韓謙輕歎一口氣,手撐長案,坐直身子,叫腰背積累的酸痛稍稍緩解,道,“既然都有七八成把握,能確定蕭衣卿或王景榮暗中跟渝州接觸,他們對長鄉侯發動兵變篡位之事,怎麼可能沒有一點的察覺?”
韓謙將長案上的一堆書牘,直接推到地上,露出案麵上的地形圖,將馮翊走過去,道:“來來來,你過來看看,梁軍主力在關中被擊潰後,蒙兀人消化河東、河津、上黨、太原、河朔等地是需要時間,我們也可以支持長鄉侯發動兵變奪得蜀中,但即便蜀世子王弘翼落到長鄉侯的手裏,你不要忘了趙孟吉、王孝先在梁州以及關中還有數萬精銳兵馬啊。這時候蒙兀人支持趙孟吉、王孝先反攻蜀中,你看,王邕能在蜀王這個位置上坐多久,而不是一擊即潰、敗逃回渝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