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當然,她連具體的日子都說得明明白白,今年的4月1日。”

孫桂芳本來不太相信。但女兒言之鑿鑿的樣子,讓她產生了動搖。

“你說咱咋辦?”她把問題拋給了丈夫。

趙會彬瞅著趙詠薇好一會兒,把後者看得心裏發毛,以為自己哪裏露餡兒了。

沒想到,他垂著眼想了一下,就做了決定,“聽咱閨女的。”

“你確定?”

不但孫桂芳愣住,趙詠薇也很奇怪,她爸一向老實穩重,這事上怎麼出奇地積極。

“那當然,咱閨女天生是要發大財的。你忘了,三十晚上和初一早上的餃子,咱閨女第一口就吃到了硬幣。”

趙詠薇差點被自己的口水嗆住,沒想到她爸支持她的理由這麼奇葩,也不知道是不是對她太有信心了。

“更何況,黃大仙都托夢了,你拜了幾十年了,還不信啊?”

本以為會費盡口舌才能說服她爸媽,沒想到兩人輕而易舉地就信了她的話。

“不過,這件事就我們三個知道,不要說出去。”趙會彬叮囑兩人。

“還用你說。”

關鍵是說出去,也沒人會信。碰到脾氣暴躁的,沒準兒還會被打一頓。

等趙詠薇回到自己房間看書,孫桂芳拉著趙會彬去了灶台前,就著鍋裏的熱水一邊刷碗一邊聊天。

“你真信你閨女說的話啊?”

孫桂芳雖然拜佛拜得勤,但多是習慣使然。要說她有多信,那還真是沒有。

每次上香擺供品時,無非是為了一個心裏安慰。

碰到拆遷這麼大的事,她猶豫了。

“當然不信,”趙會彬看女兒那屋的房門關得嚴實,仍是低頭湊近了才小聲說道。

孫桂芳眼睛一下子瞪得老大。

趕在她張嘴前,趙會彬趕忙捂住她的嘴,“你小點兒聲。”

孫桂芳點了點頭,不解地問他:“你既然不信,幹嘛還答應閨女要整修院子?”

按照他在餐桌上說的,為了拆遷做準備的話,那花的可不是小數目。

趙會彬神秘一笑,“我雖然不信什麼托夢,但我覺得動遷這事兒,十有八九是真的。”

他接著道:“之前好幾次傳要動遷,結果也沒成,你知道為啥不?”

孫桂芳白了他一眼,“這還用問,還不是區政府沒錢。”

“沒錯,”趙會彬被媳婦懟了也不急,依舊笑嗬嗬的,“去年冬天,有一次在海邊買生蝦皮時,有一群人西裝革履的來到海邊,你記得不?”

“當然記得,還有人跑過來,問我們是哪個村子的,幹什麼買賣,一年能掙多少錢?”

“沒錯。後來我跟漁老大打聽了,他認識開車的司機,說是那人專門給區長開車的。區長陪著幾個香港來的客商,到他們港口看了好幾次了。”

“那能說明什麼?”孫桂芳還是想不明白,這跟他們村的拆遷有什麼關聯。

趙會彬嘖了一聲,“昨天肖剛喝得醉醺醺時,跟我說了個事兒。”

“啥事兒?”

“去年下半年他們領導跟隨區長陪著香港來的幾個商人,把全區逛了個遍。表麵上說是來旅遊的,但真正的目的大家心知肚明。”

孫桂芳心領神會,“他們是來考察的?”

趙會彬點點頭。

“但那也不能保證,香港商人看上的就是東廟村吧?”

整個花池經濟開發區268平方公裏,裏麵包括幾十個村子。怎麼能確保這次動遷的裏麵,一定包含東廟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