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世有清風化劍氣(1 / 2)

秦無敵被王七的言辭說的愣住,片刻後他才低聲呢喃道:“大秦已給予他們安定富饒,他們為何仍不滿足?難道他們就不能念及我們的一絲好嗎?他們究竟還想要什麼?”

秦無敵的話仿佛戳中王七心底之痛,他驟然間憤怒填胸,他緊抓秦無敵的衣領,厲聲道:“他們非無思無想之輩!他們每個人皆懷六欲七情八苦,他們都有無數關於這片土地的回憶!他們非無情的豬獸!他們想要什麼?”

王七單手指向闕陽北城的方向,說道:“他們想要的是那些與大秦血戰中逝去的親朋好友!闕陽北城的每一戶人家,皆有至親喪命於大秦刀鋒之下!我敢斷言,他們中大多數人聞及‘新秦人’三字,都會惡心的吃不下飯!甚至你眼中的富足與安定也都不是真的,這些東西豈能贖回他們心中的那些人?”

王七的憤怒的咆哮令秦無敵二人久久無言。

年少的他們一出生便是秦人,他們未曾經曆大啟的繁華歲月,但從殘存的紅袖團尚可窺見當年大啟的盛世風采。他們年歲尚輕,對於“國仇家恨”四字根本無法理解。秦無敵還幻想用現有的安穩生活來讓那些“新秦人”放下那些當年與他們一起青衣縱馬、飲酒狂歌的人。

王七定定地看著秦無敵片刻,隨後無力地垂下雙手,黯然道:“我乃親手摧毀新秦人過往之人,他們的血都是被我這樣的人放幹的。我亦渴望改變這一切,但每次踏足城北,我仍感自己仿佛依然置身於大啟國都外的屍山之中。”

三人之間的空氣仿佛凝固了,沉默得讓人有些壓抑。遊不二的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莫名的悲涼,他的思緒又飄回了昨日在城北與柯無喜的偶遇,以及柯無喜對王七的那句評價——“有些孤僻”。

然而如今看來王七實則早已深受心病折磨。他自戰後被調任到闕陽,每次看到城北那些新秦人就會讓他不由自主地想起戰場上那些絕望的眼神、無聲的呐喊。他的手上帶著太多新秦人至親的血。

遊不二兩人怔怔地看著麵前這位曾經悍勇無雙的大秦衛扛纛者,他曾在戰場上殺出屍山血海,卻如今在內心深處被往日之影包圍。

遊不二心中苦澀:若戰爭結束後,王七作為英雄榮歸大秦關中三洲或許他不會如此痛苦。但他被派遣至曾經血戰之地與當地百姓朝夕相處,成為他們的父母官。而這裏的每一戶人家都有親朋好友直接或間接地死在他手中,他手上沾滿了半城人的血債......

他看著眼前痛苦不堪的王七和呆立原地的秦無敵心中不禁再次一歎,輕聲問道:“所以王七大人你經常與柯無喜大人探討這些嗎?”

遊不二的話把王七從愧疚與痛苦中短暫的拉回,他仿佛回過神來說道:“確是如此。柯無喜亦是一位新秦人,且在闕陽素有才名。初時我以為他提起這些隻是想借題發泄怨氣,但深入了解後才發現他比任何人都更想讓新秦人融入大秦。”

“他常依據戶司的案例與我共商如何讓新秦人釋懷之策。他滿懷籌劃,欲改變闕陽,欲改變被稱為新秦土的四洲現狀。我辯不過他,他太過天真,他未經戰火洗禮,他與你們一樣以為國仇家恨可以輕易放下,他是徹頭徹尾的理想派......”王七垂下眼簾,聲音逐漸低不可聞。

秦無敵在旁聽得愣住半晌後,才木然問道:“你們議論了這麼久,難道就沒有采取過任何行動嗎?”

王七搖頭道:“大秦官員在年末需提交‘自述策’至秦都,其中包括一年內的功過得失和未來施政方向等,由陛下、太宰大人、監國大人共同審議。據我所知,在過去的十年中,柯無喜的所有自述策都陳述了新老秦人之困,及他認為的解決之道。但秦都的回複往往都是‘時機未到’......”

“這十年間,柯無喜並未坐等秦都所謂的時機,而是積極在城內推行他的理念。但有些想法與大秦律相悖,我和驢青果都曾勸誡過他。直到馬兆先以意圖顛覆秦律的罪名對他發出警告後,他才逐漸消沉。”

王七的話語忽然一頓,然後說道:“但我知道他並未放棄,他的那些想法如同被煤堆掩埋的火苗,看似沉寂,但當人們可以看到明火之刻,必然已是燒的比過往都猛烈的時候。”王七的語氣中透露著深深無奈。

秦無敵低垂著眼簾,沉思了片刻,隨後以一種遊不二幾乎從未聽過的生硬的語氣問道:“那麼,王大人,你沒有采取過任何行動來解開這個困局?”

王七的雙眼中爆發出深不見底的愧疚與痛苦,他的聲音顫抖而微弱:“沒有,我什麼都沒有做過。我不敢,我不敢麵對那些新秦人的目光……”他的聲音漸漸低沉下去,仿佛被內心的重負壓得喘不過氣來。

秦無敵的眉頭緊鎖,顯然對王七之答心有不解。遊不二靜靜地站在一旁,他的目光始終沒有離開過王七。他深諳王七此刻之困境與內心之糾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