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案發現場(1 / 2)

遊不二鮮少來闕陽北城,他的的生活軌跡大多停留在南城書院、監城司與地球世界三點之間。

此刻的他更是直觀感受到與南城截然不同的氛圍。相較於南城中那些終日聊天打屁的樂子人們,北城的百姓似乎總是行色匆匆,手中多持各種工具,仿佛每個人都有忙不完的活計。

遊不二嘖嘖道:“與南城那些隻知道調侃的蟲豸相比,北城百姓才是大秦真正的勤勞子民啊!有此等百姓,大秦未來可期!”

秦無敵卻在一旁說道:“南城多是大啟覆滅後從關中遷徙而來的老秦人,而北城則多為大啟遺民,監城司的同僚稱他們為新秦人。我在監城司的職責,多是維護北城的治安。”說罷,他向幾位正在巡街的監察官同僚揮手致意。

秦無敵一邊給遊不二講解一些南北城的不同之處,一邊並未在北城過多逗留,二人出了城門後向東朝著許監察囑咐的案發地點走去。

二人沿著驛道走了一段路程後,他們看到了一片用細長白色布條圍起來的區域。

周圍聚集了一些看熱鬧的百姓,議論紛紛。上百個身穿皮甲、手持長戈的闕陽戍衛軍人正在警戒巡查。

遊不二與秦無敵上前表明身份,出示監城令給戍衛軍查驗。獲得允許後,他們便進入了案發區域。

翻過驛道旁的小山坡後,他們看到了一位半蹲在地上、左手捏著黑色石頭陷入沉思的兵司的主官王七,據傳他曾是大秦軍中的扛纛者。

扛纛者,軍中之魂也。旗之所指,即為軍鋒所向。在昔日大啟的滅國之戰中,年少的王七與他的同僚們在啟國都城外死守秦字旗三日不倒。

當大秦援軍趕到時,隻在屍山血海中找到了昏迷不醒的王七。他的右手雖已斷去,卻依然死死抓在身旁屹立不倒的秦字旗旗杆上。

為了嘉獎其勇武,大秦的“兵主”親自出麵為他求來了一支破軍境樹妖蛻下的枝幹作為材料,請天工司為他定製了新的右手。

而他曾經扛旗的那支軍隊如今名為——大秦衛,是大秦十衛中唯一以國為名的虎狼之軍!

遊先生曾言:闕陽城內若論修為高深莫過於驢青果;然若論悍勇無畏則非王七莫屬,二者若相爭,驢青果死,王七傷。

即便是如遊不二這般吊兒郎當,與終日沒個正行的秦無敵在立下赫赫戰功的王七麵前也不由得肅然起敬、挺直腰杆等候不敢稍有打擾。

過了一會兒王七緩緩起身,左手輕輕一用力便將手中的黑色石頭捏成粉末。

然後轉過頭來看著麵前的二人皺了皺眉頭,似乎有些不滿地說道:“我也想不明白馬兆先為何執意讓你們兩個孩子摻和進來。”

遊不二上前一步抱拳行禮道:“在下遊不二,這位是監察官秦無敵”說著又掏出了監城令遞到王七麵前。

王七接過監城令眯著眼睛自言自語道:“監城令?”

接著他抬起頭看向遊不二問道:“你是城南那位善於釀酒的遊先生之養子?”

遊不二心中雖有些疑惑但還是如實回答道:“遊先生正是我的養父。”

王七沉默片刻後淡淡說道:“遊先生可曾教過你不要往火坑裏跳嗎?”

遊不二心中一凜回答道:“遊先生隻教過我作為秦人在國家需要時應挺身而出!”

秦無敵也在一旁附和道:“對對對!遊先生也是這麼教我的!”

遊不二有些疑惑地看了秦無敵一眼心中。

事實上,遊先生那等超然之人怎會教這些虛浮的場麵話?這隻是遊不二自作主張應付王七的托詞罷了。

而王七似乎也看出了這點,隻是瞥了他一眼後便沒再繼續追問,而是將監城令拋回給遊不二說道:“希望你們從遊先生那裏學到些真本事。”

此時,一位身著白衣、背負三把長劍的中年人來到王七麵前。

他正準備開口,王七卻懶得看他,隻是繼續對身旁的二人說道:“夏國白閥是掌管夏國丹藥和冶金的大門閥。這次把兩千萬朝貢的開靈丹準備好後,就直接送了過來。哼,本該由夏王派軍護送,但他們卻撇開夏王,單獨行事。這位就是白閥的特使,得知丹藥被盜後,特意跑過來致歉的逾山高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